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强化责任担当狠抓贯彻落实加快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着力建设生态郑州美丽郑州
坚定文化自信 创造中原文化新辉煌
以“三高”为准则“三大”为手段“三有”为方向 全力塑造郑州国际马拉松赛事品牌
市政协召开十四届 二次主席会议
东区智慧岛大数据企业今年有望突破150家
距第十二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开幕还有4天
县域首席的“丰收”时节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坚定文化自信 创造中原文化新辉煌

河南日报记者 温小娟 本报记者 秦 华 左丽慧

古老而又现代的中原,散发着自信、开放、极富生机的文化魅力。

十一期间,从河南博物院、龙门石窟,到刚刚落幕的2018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无论是文博单位、文物景点,还是文化盛会,人山人海的热闹景象生动地诠释着眼前的“诗和远方”……

这份魅力源自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源自于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全省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近年来,我省以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为主线,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壮大文化事业,为谱写奋进新时代、让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

文化惠民为百姓幸福“加码”

10月11日晚,河南艺术中心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几千名群众围坐台阶欣赏了一场高规格的文化盛宴——河南省第十三届“群星奖”优秀节目展演在此举行,声乐、器乐、戏曲、曲艺等节目为市民交织出了一片多姿多彩的艺术天地。

如今,从城市到乡村,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动已成常态。“欢乐中原·文明河南”“中原文化大舞台”“舞台艺术送基层”“教你一招”“春满中原”“百城万场”“群星耀中原”“出彩河南人”等一大批品牌活动在全省上下如火如荼地开展,遍布城乡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把文化服务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每年惠及基层群众达8000万人次,从城市到农村群众载歌载舞的幸福场景随处可见。

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公共文化设施也日趋完善。目前,我省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全面免费开放。截至目前,全省村(社区)综合文化中心建成40187个,建成率79.57%,比去年年底提高了28%。依托这些文化设施,各类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农村文化阵地日益巩固。

同时,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也在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现代传播能力不断提升。“百姓文化云”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实现了全省18个省辖市、108个县(市)全覆盖,让人们的手机成了“遥控器”,形成了“超市化”供应模式,有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百姓文化需求精准对接。(下转六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