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数字经济峰会18日在郑举行
坚定文化自信 创造中原文化新辉煌
治理城市黑臭水体 3年要见明显成效
10月起我国对部分去产能和调结构 企业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开通免密支付须谨慎
警方打掉一针对大学生“套路贷”团伙
我省累计批准 台资企业2056家
揭秘老年人保健品会销骗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坚定文化自信 创造中原文化新辉煌

(上接一版)

文艺创作从“高原”攀向“高峰”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我省文艺工作者用歌声汇聚力量,用舞姿传递真情,用画笔描绘美好,用相机定格感动……他们用向上向善的艺术作品愉悦观众、激励观众、鼓舞观众,凝聚人心,形成推动中原更加出彩的强大力量。

为推动中原文艺繁荣发展,我省大力实施中原人文精神“五大工程”,每年安排近1亿元资金扶持文艺创作和演出,推出一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从“高原”向“高峰”奋力迈进。一组鲜活数据,见证了我省文艺创作的喜人成绩:在第十三届、第十四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共有10部作品获奖,省委宣传部蝉联9届组织工作奖;李佩甫长篇小说《生命册》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实现河南本土作家在这一奖项上零的突破;杜涯的诗集《落日与朝霞》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话剧《红旗渠》、豫剧《焦裕禄》先后荣获中国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奖”,实现河南戏剧文华大奖“五连冠”;50多部作品入选国家重点扶持项目,摄影、杂技等领域10余部作品获得全国文艺类最高专业奖项。

“文艺豫军”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今年7月至9月,“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展”先后走进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地,所到之处好评不断。省美协主席刘杰坦言,文化走出去无捷径,好作品是关键。令人欣慰的是,河南美术界有很好的传统,坚持深入生活、扎根基层,创作出了一批展现河南时代精神风貌的作品。

“两手抓”催生产业蓬勃发展

我省深入实施文化产业“双十”工程,实行传统文化产业升级、新型文化业态培育“两手抓”,实现了由“软实力”到“硬产业”的嬗变——

2016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212.8亿元,2012年以来年均增长16.0%,连续13年高于同期GDP增速,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居中部六省之首。

项目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我省围绕数字传媒、创意设计、影视动漫、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谋划项目,吸引了阿里巴巴、深圳华强、华谊兄弟、华为等企业纷纷来豫投资。截至目前,全省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库入库项目达479个,已落地358个,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大戏正在中原大地悄然上演。

而产业跨界融合、新技术应用、消费市场的活跃需求为新型业态发展提供了土壤。“文化+旅游”的融合模式表现十分抢眼,安阳殷墟、新郑郑韩故城等考古遗址公园和大遗址保护展示园区,以“新旅游景点”的姿态吸引着中外游客。今年国庆黄金周,全省共接待游客6189.6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4.6亿元,双双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正在中原大地催化出一批批新兴业态,为河南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带来红利。

体制改革绘就文化强省“路线图”

为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省委成立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加强总体规划,明确改革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目前,全省188家国有文艺院团全部完成改革任务,302家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完成了转企改制。18个省辖市和112个县(市、区)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实现了“一省一网”。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顺利完成,构建了统一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全面铺开,成效已经凸显。今年5月10日,中宣部在深圳召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座谈会,发布了第十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再度入围,这已是第三次上榜……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号召。河南将紧跟时代节拍,持续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描绘文化强省建设的壮美图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