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牟加大巡查夜查力度
惠济举办重阳节系列公益活动
巩义新中镇 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妇女
金婚迎重阳
爱在重阳 情暖社区
扶贫路上的 “女汉子”
尊老敬老从娃娃做起
寿桃敬献众寿星
老年公寓的“大王师傅”
心脏不适 问题或在胃肠道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老年公寓的“大王师傅”

本报记者 孙志刚

郑州市老年公寓有一个60后厨师王心怀,他认真负责,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不辞劳苦,从未因家事请过一天假。对待老人如亲人,烹饪菜肴精益求精,大伙都亲切地叫他“大王师傅”。

王心怀每天早上4点多起床采购当天近400人所需原材料,然后回来加工。一干就是11年。干厨师,工作压力大、强度高,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不管怎样辛苦,他从来不抱怨。

对于公寓这样一个大家庭而言,300多位老人、100多名员工,他每天早上都要买七八样菜,一家凑不齐,就多跑几家。跑完一个早市又一个早市,渴了就喝口塑料杯子带来的凉白开,饿了就啃两口随身携带的馒头,从来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早餐。

最窘迫的一次就是在去年12月份的一个雪天,地面上冻,他心急如焚。一心赶路,前车轮胎出故障,便急忙刹车,半路上没有人,没法修车,他只好强拉着满载货物的车步履蹒跚挪到修车那,就连父亲送给他御寒的军大衣也弄丢了。

当大厨,王心怀认真研究菜品。由于老年公寓里的老人来自四面八方,南北方差距大,口味要求比较复杂,为了让每一位老人饭菜吃得可口,定期组织老人对饭菜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天三顿饭,老人提意见五花八门,有说米硬米软的、有不吃姜、不吃蒜的、有不吃油大的有嫌菜油水少的……面对百般挑剔,大王师傅都笑答如流耐心听取老人的意见建议。他天天召集大厨琢磨、实验,想方设法改革、创新菜品,通过网上查资料、实践中积累摸索、向老师傅虚心求教等方式,不断学习食品安全、食品加工和餐饮管理知识。

王心怀研制的炸油条,最受老人们喜欢。为了让老人吃上健康放心油条,王心怀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无数次拜访老师傅,经过一次又一次尝试,他改变了用传统的发酵和添加剂,改用了营养、卫生的发酵方法,炸出的油条口味好、质量高,深受老人欢迎。

同事们都叫王心怀“多面手”。他不断创新菜品,平均每年更新菜单26次。通过辛勤、细心努力,老人的抱怨少了,笑脸多了,大王师傅的眉头也舒展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