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新华社记者 刘怀丕 编者按 近年来,郑州大力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从内陆腹地变身开放高地,迈上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征程。昨日,新华社“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栏目,以《变身开放高地 迈向“中心城市”——郑州改革开放发展变化新观察》为题,从郑州三条“新丝路”形成国际综合枢纽,产业融入全球本土品牌耀眼和“高度”+“速度”建设“中心城市”处着眼,报道郑州改革开放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本报今日予以编发。 现代郑州,因交通而生,因交通而兴。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年来,郑州大力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从内陆腹地变身开放高地,迈上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征程。 “新丝路”通世界 形成国际综合枢纽 前不久,俄罗斯空桥航空公司的一架航班缓缓落地,来自巴西的66头长颈鹿顺利抵达郑州机场。就活体动物来说,郑州机场还负责运输过北极熊、羊驼、种猪、小矮马等,它们分别来自俄罗斯、智利、加拿大、法国等国家。 这是郑州发展国际综合枢纽的一个缩影。郑州曾是全国“铁路十字路口”,近年来紧抓“一带一路”有利时机,构建空中、陆路、网上三条“新丝路”,逐步向国际性综合枢纽升级。 “空中丝路”越飞越广。郑州机场已基本形成横跨欧亚美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航线网络。2017年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50万吨,居全国第7位,跻身全球50强。 “陆上丝路”越开越密。中欧班列(郑州)已开行5周年,实现了从每月1班到每周8班的大提升。货源地遍布欧盟和俄罗斯及中亚地区24个国家126个城市,境内合作伙伴达2100多家,境外合作伙伴达780多家。 “网上丝路”发展迅猛。郑州跨境电商通关能力实现50单/秒,日峰值处理能力可达500万单。截至目前,河南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进出口单量累计达2.41亿多单、全国占比达30%,累计交易额达340亿元、贡献税收37亿元。 (下转六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