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1版:阔步前行 青山着意化为桥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迈向中心城市 郑州步履铿锵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迈向中心城市 郑州步履铿锵
综合交通优势助力郑州发展
国际物流中心释放巨大潜力
守护碧水蓝天城市和谐宜居
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优美

一座城市总有几处记忆值得千秋记载,留下历史让我们瞻仰回顾,常忆常新:1948年10月22日,郑州宣告解放,从此郑州走上了新生,彼时郑州还是“郑县”。斗转星移,解放后,“郑县”变身郑州,小县城变成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一系列荣誉也纷至沓来。

比荣誉更振奋人心的是国家战略“落子”:2016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改委公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7年1月22日,国家发改委再发布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复函,也让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一国家战略落定郑州,让这座沉寂千百年的商都,重新站上了国家城市发展的前沿和中心,肩负起引领区域发展、跻身国际竞争的国家使命。

“大规划”开启崭新篇章

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赋予一座城市的发展使命,是现代化的发展范畴,是位于中国城镇体系中最高层级、代表国家形象的特大型都市,意义不言而喻。

201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改委公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规划》中的“建设和谐宜居智慧城市”章节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强化长沙、合肥、南昌、太原等省会城市地位,增强要素集聚、科技创新和服务功能,提升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

《规划》中还有其他几项大政策支持郑州。比如,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提出,加快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设立一批创新平台。在规范发展区域功能性平台方面,提出有序发展临空经济,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打造多式联运国际物流中心和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

在重点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工程方面,支持郑州建设智能终端产业基地,推动打造郑汴洛焦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继续推进河南国家知识产权创意试点园区、郑州中原国家广告产业园、国家动漫出版产业发展河南基地建设,加快河南郑州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在重点服务业发展计划上,《规划》提出推动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重点建设郑州国际物流中心,推进郑州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依托郑州等地产业基础,研发新一代绿色智能、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建立世界领先的现代轨道交通产业体系。

在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工程方面,《规划》提出重点建设郑州至济南、郑州至阜阳、宜昌至郑万高铁连接线等高速铁路,郑州新机场—登封—洛阳等城际铁路,郑州机场改扩建工程等项目。

…………

《规划》明确指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十三五”是中部地区实现加速崛起、全面崛起的关键时期。

《规划》的发布,也是从国家战略层面首次出现“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表述,不仅是国家对郑州发展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描绘,也标志着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之路即将全面开启。

“大格局”迎来战略落地

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时间拨回2014年,当年郑州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未来五年郑州初步确立以国际化、现代化交通枢纽为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地位。2015年的郑州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度明确,郑州要建设以国际商都为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

2016年10月,中共河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将郑州建成国际性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门户、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提升区域经济、金融、商贸、科技文化中心地位,推动周边城市与郑州融合对接,推进郑汴一体化深度发展,加快郑新、郑许、郑焦融合发展,建设组合型大都市地区,提升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被正式写入省十次党代会报告。

随着郑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速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省、市主要领导,河南省、郑州市的广大群众,都深刻意识到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不再是一种构想,而是可以写进中原城市群发展方略、开启河南发展新篇章,郑州建城史上具有标志性、里程碑式的大事件。

“郑中心”迈出坚实步伐

东风万里卷潮来。抓机遇重谋划,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各项决策精神、省委工作部署与郑州实际相结合,认真贯彻市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全会精神,以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紧紧围绕“六大功能定位、十大主攻方向、九大支撑性工程、六大基础性工作”,全面落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发展路径、基本原则、工作思路、主要任务。

不待扬鞭自奋蹄。我市建立并实施了总投资4.37万亿元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重大项目库,成立了高规格领导机构,理顺了工作推进机制,明确了43项重点任务;《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编制工作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4”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及4个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规划和实践体系初步构建,各项工作的推进蹄疾步稳。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17—2035年)》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郑州在全国乃至全球城市发展格局中的新定位,作出了“三个阶段”的战略安排,描绘了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城市”的发展愿景。

近期(2017—2020年),开启郑州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征程,全面建成人民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高质量、高水平小康社会。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有效改善,人民生活更有质量,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中期(2021—2035年),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建成国际综合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中心、国家极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国家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对中原出彩的辐射带动和全国大局的服务支撑作用充分彰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争取提前五年,在2030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远期(2036—2050年),全面提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水平,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共同富裕,人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开启向全国乃至全球城市体系中更高层级城市迈进的新征程,站在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的历史起点,全市上下正在实现中原更加出彩的征程中,奋力谱写郑州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新篇章!

本报记者 覃岩峰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