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家庭健康促进项目正式启动
新密优化营商环境促高质量发展
党员干部集中晨读倡廉洁
荥阳举行广场舞大赛
二七区构建双重预防 机制护航安全生产
音乐公益学堂助力困境儿童
降温了,农民工过得好吗?
“道德讲堂”进农家提升脱贫精气神
让青春在基层绽放最美芳华
关注胃食管反流病 及时治疗是关键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让青春在基层绽放最美芳华

本报记者 栾月琳 通讯员 王令晖

心之所向,情之所系。2018年初,惠济区委实施“红色育苗”计划,启动后备干部任驻村“第一书记”活动,在花园口镇工作的何文龙被任命为花园口镇京水村“第一书记”。

京水村辖3个自然村,人口近7000人,是全市最大的回汉民族聚集村,也是合村并村征迁村。村庄大、人口多。

初到京水村,何文龙就把自己当成“村里人”,摸排村情民意,把走访调研作为基本功,到群众中征求意见建议。

京水村出村道路破损严重,一下雨就变成“水泥路”,影响村民出行。他主动协调有关部门,仅用一个月便完成道路重修。

今年5月16日晚,他下班刚到家,突接电话,索须河京水段因连降大雨溃堤。他立即放下碗筷赶赴现场,组织20余台车辆抢险。17日凌晨2点,险情得到控制。

2017年底,由于安置房户型问题,群众意见集中爆发。何文龙了解情况后,立即专项走访调研,组织镇、村、项目方召开专题会12次,最终确定了群众满意的回迁安置方案。7月20日~21日,京水村1200余户村民领到了新房钥匙。分房那几天,何文龙又瘦了好几斤。

老百姓喜迁新居,新建民族特色商业街、党群服务中心、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何文龙一刻也没有停。

京水村是建成区,合村并城安置、管廊道路建设……重点项目多、工程任务重、施工节点紧。如何保障重点项目快速平稳推进,是何文龙经常思考的事情。

今年京水村要完成多条道路征迁,涉及征迁面积广、企业多、难度大。他多次与项目负责人、村组干部、施工方现场调研,实地解决项目难题。

在推进迎宾东路征迁中,某户群众不同意补偿标准,反映强烈,甚至扬言采取极端行动。何文龙主动上门耐心解释,从征迁补偿依据,到京水村长远规划,最终得到该群众理解,征迁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作风问题是许多基层村组干部的“软肋”。何文龙担任“第一书记”后,不袒护、不回避,不怕得罪人,直视村组干部存在的工作作风问题。

他坚持以党建为抓手,强化党性教育,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坚持村三委“碰头会”,改变村组干部“慵、懒、散”的不良习惯,提振优良作风。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如今的京水村,群众乔迁新居,村民生活幸福美满。何文龙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实干精神,带领京水村民继续奋斗在美好的路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