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0版:遇见郑州 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1/2018-10/26/T10/20181026T10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 蓝图落地皆美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 蓝图落地皆美景

河南日报记者 李 林

贝聿铭说过: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的重要作用,做好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第一步。

近年,作为河南社会经济发展“龙头”的省会郑州,日新月异:

郑东新区产城融合被誉为“新型城镇化的样板”,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临空经济异军突起,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欧班列(郑州)急速飞驰,城市在地域板块的规划中经济繁荣、活力四射。

紧紧抓住“规划是城市发展的灵魂”这一核心,如今,郑州正在向“万亿俱乐部”靠近、正在为中原更加出彩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而奋力拼搏!

规划先行引领城市发展

郑州市是一个有着规划历史也因此受益发展的城市。

本世纪初的河南,城镇化率仅为24%,亟待破题发展。2000年6月28日,时任河南省省长李克强在郑州调研时,明确提出以107国道以东的新东区为重点,高起点进行规划,使之形成亮点。郑东新区由此破茧而出。

2001年,郑州先声夺人,以当时一个内陆城市少有的气魄与胆识,公开向国际征集郑东新区城市规划方案。2001年11月中旬,由国内外著名规划专家初步评审,次月将黑川纪章的概念规划方案深化为可供实施操作的规划方案。2002年3月,郑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以地方法规形式对规划方案进行了确认。

自2003年开建至今,历经多任主管领导,郑州坚守郑东新区原始规划不动摇。

放眼望去,如今的郑东新区已经成长为一座功能完善、产业繁荣的现代化新城,260平方公里上4300亿元固定投资呈现出楼宇林立、山河如画、民生愉悦、经济发达的繁盛景象。郑州也由此被带动,旧貌换新颜,整个城市变得光鲜靓丽富有生机。

继往开来,郑州一直沿袭规划塑造城市的理念,并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过程中,更为慎重与严谨。

今年5月,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发布消息,经过一段时间的全面准备,正式启动“2035”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这次总规编制对于郑州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年底,国务院批复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随后,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五个方面18项重点任务,形成了国家层面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政策体系,也使郑州的城市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规划主导传承城市文脉

近代郑州的总体规划始于1927年。当时规划范围东起经五路,西到京汉铁路,南到陇海铁路,北到农业路,总面积不超过11平方公里,人口25万。

时光飞逝,现在这个车流涌动、梦想飞跃的城市已经“暴长”至7446平方公里,近990万人口。特别是近5年,郑州地区生产总值连跨7000亿元、8000亿元、9000亿元三个台阶,2017年达到9130亿元。今年上半年生产总值达到4611.4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7个和0.7个百分点,有望年底冲刺GDP“万亿俱乐部”。

不仅面积变大、经济做强,郑州还在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标签,以彰显与诠释城市的特质与软实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为郑州做好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传承和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郑州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八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名城,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和责任。

郑州市委、市政府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把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谋划推进CCD中央文化区和商都历史文化片区、古荥大运河文化片区、百年德化历史文化片区、二砂文化创意园区等“四大文化片区”建设,并以此为带动,完善城市功能,传承城市文脉,提升城市品质,彰显文化特色,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构建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文化支撑体系。

以规划为统领,郑州的“文化”符号正在加紧建设与完善,它们将在不久后焕发异彩,“代言”省会郑州的个性、潜力与未来。

规划设计体现为民谋利

城市建设重在规划,城市规划核心在人。郑州的城市规划始终围绕“建人民所需所想之城”的原则,无论是从宏观的城市战略布局,还是从微观细节的专项规划或操作规则,都在紧扣这一中心。

今年以来,细心的市民会发现,郑州市城乡规划局不断“有料派送”,频率密集,分量惊人、内容吸睛。

采访中,市民王顺河告诉记者,他印象比较深的是今年6月份郑州市城乡规划部门公布的《郑州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修订版。“原以为城市规划宏观、宏大,但看到这个新版本的技术规定,另有一番滋味——城市的规划不单单是‘高大上’的,还是‘接地气’的,不仅仅有楼宇高耸桥梁飞架,还可以有‘母婴室’‘充电桩’和‘养老房’。”王顺河说,城市是用来给人居住生活的,城市的主要魅力是能让人生活得更舒适,多些人情味的规划更暖心。

8月,《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关于强化大棚户区改造项目城市设计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又出台,郑州棚户区改造将由此迎来色彩多元、风格独特、品质提升的“春天”,同时也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着力点与提升方式。家住郑州北区的市民韩先生说,他是城中村的拆迁户,看到这个指导意见后,很期待未来自己的“新家”。

紧接着,《“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三年建设规划》《郑州市郊野公园专项规划(2018—2035)》登场。中心城区将多“长”出3100个足球场大小的绿地,到2020年1614个郁郁葱葱的绿色游憩空间将珍珠般撒落在城市角角落落,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将成为郑州人高品质都市生活的“标配”;而新增的43个郊野公园,加之现有的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省级以上森林公园,共同形成61个大郊野游憩空间,郑州正在一步步将城市变作公园,让生活变得有趣。

9月郑州市城乡规划部门再发消息,为提高服务效率,打包推出包括“容缺受理”在内的一大拨新措施。其中“串联”改“并联”工作法,最高效率将单一审批项目时间压缩78%,“容缺机制”在前置手续未办结前,后续流程提前进入受理程序,大幅压缩办结时限。

城市规划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引领着城市发展的未来,愿规划先行,城市更美!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