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3版:广聚天下英才 让中原更加出彩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郑报融媒记者 李颖 黄永东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招商引智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团队)招聘专场,郑州片区签约的14个领军人才(团队)中郑州高新区占据9席;加上“智汇郑州”高层次人才暨项目对接洽谈专场8个签约项目,高新区共有17个重大人才(团队)签约项目正式签约,在全市总项目数中占1/3…… 这是10月27日~28日在郑州举办的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上,郑州高新区拿出的亮眼成绩单。在各路英才争夺战中的一路加速跑中,坚持需求导向,盘活用好政策,通过招才引智以激发内源性创新,在高新区方兴未艾。 摸清供需务实参会 在高新区,引人才引智力不是新闻,将引进的人才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与区域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激发引入地或者引入单位的创新活力,才是新命题。引增量,激存量,创新变量,实现人才的成功引进,精准引进。 招才引智求务实,大会筹备通过创新发展局牵头,多部门协作,依托改革后新设置的投资促进中心、五个园区运营中心等市场化机构,深入企业、科研院所沟通对接。通过线上发布和线下走访,积极动员企业和单位参会参展,征集人才和项目需求信息,对接推进合作项目签约,其中不乏国际元素。 参会参展的企业个顶个的棒,征集人才、项目需求方面务求精准,高新区将这次大会作为宣传人才政策、展示人才工作成果、集中招才引智、促进人才项目合作对接的平台,坚持引进高精尖人才与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相结合、刚性引才与柔性引智相结合、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相结合、集中引才与长效聚才相结合,广泛发动,务求实效。 27日下午4点左右,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特展展位,发放的1000册《郑州高新区招才引智手册》已经被参会嘉宾全部“抢”走。 平台搭建吸引人才汇聚 梧桐茂才有凤凰栖。28日,作为大会的特邀嘉宾,诺贝尔奖获得者、澳大利亚医学科学家巴里·马歇尔造访高新区,为河南侨创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和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联合实验室揭牌,马歇尔表示,来到高新区有着不一样的惊喜与收获,平台优,环境好,愿意来这里施展才能,助力创新发展。 这一国际化元素为高新区这块人才高地的“人才磁场”效应再添注脚。 这次人才盛会上,高新区共有17个重大人才(团队)签约项目正式签约;郑州专场上,高新区有3名专家作为郑州市第一批高层次人才代表上台领取证书,占总人数的1/3,;高新区黄小卫、董珍时(周守桓团队)2名专家作为第三批“1125聚才计划”人才(团队)获颁奖牌,这个环节,整个郑州市仅8名。 激发内源性创新活力 近年来,高新区从政策优化、体制创新、平台搭建、环境营造等方面入手,通过搭建平台,增强内源型活力,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基于此,在人才创新创业政策方面,除了执行市级层面出台的“智汇郑州”人才新政外,还有自己的“个性化定制”: 实施科技金融创新;支持创新载体建设;支持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支持各类研发机构建设;支持科技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设。根据这些政策,2017年度,高新区兑现奖励补助2.35亿元,通过招才引智激发内源性创新活力,2018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呈现良好态势,实现了增速比郑州市平均水平高出两个百分点以上的既定目标。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