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伟平) “八个100%”标准、花园式工地、配建生态公园……进入秋冬季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再一次被摆上重要位置。近日,记者走进二七区贾砦安置区,感受项目工地的“小清新”。
走进位于贾砦安置区建筑工地,黄土部分全部被绿网覆盖,水泥地刚被洒水车喷淋过,一片湿润。中间有两处不大的花园,里面种满了花草,在秋日暖阳的照映下,不时传来阵阵幽香。如果不是远处的塔吊、铲车,很难相信这是一片在建的工地。
“现在,我们严格按照‘八个100%’的标准严格控制工地扬尘污染。”盛润运河城贾砦安置区项目建设负责人朱万里指着工地周边介绍道,“我们在塔吊上也安装了喷淋,水雾从空中落下,即使有点灰尘也会很快被降下去。”顺着朱万里所指,记者发现高空中的塔吊正缓缓往外喷着水雾,经阳光一照,在空中形成了一道彩虹。在工地围挡墙上,全部包裹了仿真草皮。“既然做,就要做到最好。”为了防治扬尘,项目一次性投入了3000余万元。
除了扬尘治理,贾砦安置区建设项目更注重园林绿化,从根本上改善环境。在南水北调渠南侧,项目方捐建了一个500亩的运河城公园,今年,还将捐建20余亩的盛润东园,用绿色扮靓城区,为二七区的生态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