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加强领导做好规划明确任务夯实基础 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外交部:敦促美方停止与台湾进行官方往来和军事联系
台风“玉兔”登陆菲律宾
十项措施保持基础 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
北约称俄导弹试射 不会改变其军演计划
重庆坠江公交车打捞出水
特朗普再打移民牌 拟叫停美国“出生公民权”
丹麦宣布召回驻伊朗大使
王韬:以笔作枪 冲击封建政治的勇士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王韬:以笔作枪 冲击封建政治的勇士

据新华社南京10月31日电(记者 邱冰清)1867年,一艘驶往法国的轮船上,有一位中国人王韬。这段欧洲之旅,既成为他开启国人眼界的素材,也成为他思想转变的契机。

王韬,1828年生于江苏苏州,中国近代思想家、政论家、报人,18岁中秀才。1862年,王韬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天国,被清政府下令逮捕,后逃往香港。为挣钱糊口,王韬协助英国传教士、英华书院院长理雅各翻译《诗经》《春秋》等中国经典,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1867年,理雅各邀请王韬前往英国。异国三年间,他将所见所闻所感,编辑成《漫游随录》。受西方报业的启发,王韬于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循环日报》。他的《普法战纪》和《法国志略》在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引起了极大反响。

甲午一役,中国跌进了更加耻辱的灾难之渊。王韬把拯救中国的希望寄托在新一代维新主义知识分子身上。1894年,他与孙中山见面,为其写信给当时在李鸿章幕中供事的朋友,请他介绍孙中山与李鸿章见面。1895年,他与“公车上书”后名声正响的康有为在上海见面,鼓励他把改革的主张变为改革的政治活动。

王韬欣喜于新一代改革者的政治实践,自己却再无精力投身其中。1897年王韬溘然长逝,一代思想伟人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