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伟平 通讯员 惠峰)近日,不少居民发现,在沿河路与二道街交叉口,一改往日垃圾遍地、杂草丛生的现象,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休闲街角游园——鸣翠园,河路两侧,一边是潺潺的流水,一边是静谧的游园。
鸣翠园的落成是铭功路街道城市品质提升工程的缩影。一年多来,乘着二七区城市品质提升的东风,铭功路街道下真功夫,一改过去城市管理治标不治本的老方法,从根本上想办法美化该区域环境。
巡查盯守,破解市容环境难题。面对老城区的环境治理问题,街道实行“门前三包”,发放《致辖区商户的一封信》2000份,号召辖区所有沿街商户行动起来,自觉规避突店经营、店外杂物、乱停放非机动车等不文明行为等问题,自觉担负起门店前的绿化美化工作;加强重点区域集中治理,运用多种宣传手段集中开展教育引导、每天24小时的盯守巡查等措施,有效解决了解放路立交桥下闲散人员聚集、卫生脏乱差等问题,如今再到解放路立交桥下,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没有了难闻的气味,没有了闲散人员聚集。
预警值岗,医治重点部位管理顽疾。城市管理的最大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群众生活得幸福。城区老、设施老,以往一下暴雨,辖区楼院周边就容易积水,给群众出行带来严重不便。街道针对沿河路的雨季积水、道路拥堵问题,一方面制作提示牌,设立雨量提示标识,做好雨前警示,另一方面安排专人在高峰期值岗、在雨中盯岗,做好交通引导,对于街道老旧楼院周边的问题,积极找出排水点,避免道路积水给群众带来不便,把预警工作做在前面,彻底治疗了重点部位管理顽疾。
探索老旧楼院管理新路径,采取引进物业、成立专门志愿者队伍的办法,完善老旧楼院管理措施,以西前街社区为试点,通过多方洽谈了解,多渠道做群众思想工作,目前已经有4个楼院引进物业管理,楼院的环境有较大改善。成立楼院保洁志愿者队伍,每天开展巡查,对楼院卫生、治安、消防等情况进行详细排查,对物业管理进行有效监督,并及时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将管理难题解决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