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信心和决心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让网络空间命运 共同体更具生机活力
从严从快惩处把持农村 基层政权黑恶势力
中华民族警醒之岛上: “邓世昌”屹立望海疆
泰国政府批准暂时免收 中国游客落地签证费
中期选举落幕 美国迎来“分裂”国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华民族警醒之岛上: “邓世昌”屹立望海疆

据新华社济南11月7日电(记者 王阳)位于威海湾内的刘公岛虽然只有3.15平方公里,却是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北洋海军的诞生地、甲午海战决战地和英国近半个世纪的军事租借地。刘公岛岸边屹立着高大的民族英雄邓世昌雕像,游人来来往往,总要在雕像旁合影留念。

邓世昌祖籍广东番禺,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1887年,被派赴英国为北洋水师接“致远”号巡洋舰,回国后升任副将兼“致远”号管带。1894年春,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请求清政府派兵助剿,早已蓄谋侵华的日本也借机出兵。1894年9月17日,日军在大东沟海域挑起了黄海海战。海战中,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舰体多处受伤,随时有沉没的危险。当发现北洋水师旗舰定远舰遭到日本舰队围攻时,他下令致远舰开足马力撞向日军主力吉野号。他鼓励全舰官兵:“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不幸的是,致远舰被日舰的鱼雷击中沉没,全舰官兵240余人,仅有7人获救。邓世昌落水后,部下把救生圈让给他,被他拒绝。与他一同落水的爱犬“太阳”,咬住他的胳膊试图救护主人,邓世昌强忍内心痛苦,用手按住“太阳”的脖子与自己一起沉入黄海的波涛中。那一天正是邓世昌45岁生日。

黄海大战后,北洋舰队退守威海湾,从此清政府丧失黄海制海权。

中日甲午战争是直接导致清朝加速走向衰败的一次战争。这一战,将中华民族打到了生死底线。然而面对民族灾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次次图存图强的探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