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舌尖上的百味变迁
故人西辞黄鹤楼(书法) 王胜泉
颜色的抒情
醂柿子
“我与改革开放40年”征文启事
伏牛之秋(国画) 许来广
鹿院坪写意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鹿院坪写意

♣ 毛维祖

有人出行是为了访一处名胜古迹,有人出行可能是为了见一位故人,抑或是为了赶赴一场花事,而我今秋一次与鹿院坪的邂逅则纯属偶然,因武警某部特战队员野外生存训练场所选择了这里,我奉命必须全程参与。

恩施大峡谷美名远播,此前我已不止一次领略过她的山山水水,而大峡谷深处的鹿院坪则闻所未闻。一路驱车向鄂西北进发,沿途的山峦、村庄、田野俨然一派浓浓的秋色,以野山菊为代表的各色叫不上名字的野花匍匐在地,次第开放,仿佛给大地镶上了一道道绚丽的花边,新收的稻禾被农人整齐地晾晒在稻田里,一片金黄,放眼望去,此时的鄂西北大地基本上被红黄两色主宰着,使人的心绪便一下子进入了秋季。

傍晚时分,循着朦胧的夜色,沐浴着绵绵的秋雨,我们来到了大峡谷深处一片废弃的古旧居民建筑群,官兵们一路舟车劳顿,加上这秋雨的缠绵,不久,宿营帐篷里便传来了此起彼伏的鼾声。

次日,天放微光,我便被战士们收拾训练装备的唏嗦声惊醒,来不及洗漱,便迫不及待地步出帐篷。只见周遭的自然峰峦陡峻,郁郁葱葱,半山腰是农人的庄禾,低处是村民们的菜畦,放眼望去,森林、庄稼和菜蔬自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看不到一丁点儿裸露的土地,间或在这青葱翠绿之中点缀着一幢幢样式新颖的小洋房,它们相互映衬,互为点缀,十分和谐,聆听着阵阵清风送来的松涛声浪,顿时让我仿佛置身仙境。

鹿院坪位于大峡谷的板桥镇,处在刘廖河、中间河之间冲击流域,深陷峡谷地缝之中,四周绝壁环绕,垂直落差500多米,恰因这种地势,使得鹿院坪的山水林路以及农舍保持原生态至今。村民们还沿用着几百年前的耕作生活方式,自煮茶叶自酿酒,村中农家随处可见人工石磨、水磨、石缸、独木风箱等原始生活用具,它们的古朴,凝固了历史,传递着远古文化的信息,守候着最后的原始文明。

相传,明末清初,朝廷实行“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政策,一批贵州、湖南人迁徙到恩施。湘地桃园县裴姓兄弟等人迁移到板桥新田,试种从湘地带来的稻种屡屡失败,析因盖是地势太高之故。不经意间发现谷底一大片林木葱郁之地,但无路可循,便在崖口处以白练为梯下之,只见这里四周绝壁环绕,中间平坦,一河中流,百瀑高悬,气候温润,土地肥沃,远远胜过江南膏腴之地。欲返回时,才发现白练被鼯鼠咬断,正在万般无奈之际,忽然有人看见一群白鹿在山崖间行走,便跟着白鹿才终得上到崖顶,从此迁徙的人们便在这里繁衍生息至今。鹿院坪被裴氏探索发现,又因鹿引路走出困境,当初便取名叫“鹿引坪”,后来鹿成了人类的好朋友,经常光顾这里和人类共同和谐相处,才又改成了鹿院坪。

早餐后出得门来,但见群山被一团团、一缕缕、一阵阵云雾缠绕着,山峰时隐时现,云雾飘来荡去,捉摸不定,在晨曦的照耀下,充满了神秘,充满了诗情,充满了生机,在这里根本感受不到一丝丝秋的气息。

是夜,我和队员们住在帐篷里,黑黢黢的山峦渐渐模糊了我的意识。梦乡里,我穿梭在这静谧的偏远山乡,就像游走在天边,仿佛置身仙境,随着秋蝶野蜂起舞,跟着白鹿欢快的奔走,忍不住和这里的一草一木点头致意,想拥抱每一棵大树,仰望一处处俊俏的峰峦,呼吸一口这清新甘甜的空气,这时候我才感受到“宇宙之大,生命之微”“祖国之辽阔,河山之壮丽”。置身自然,你会觉得自己如山间野花般生命的绚丽;拥抱自然,内心才会如这山间的清风般从容自在;爱护自然,你才会觉得无论身在何处他乡,仿佛置身自己的家园般温馨、恬淡!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