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推进物流枢纽布局建设 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效率
习近平结束出访回到北京
引领开放合作潮流 开启共同发展新程
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 将实现全国联网查询
我国将严查医疗机构等领域欺诈骗保行为
杨裕民:抗日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
中消协谴责星级酒店卫生乱象
朝鲜炸毁非军事区警备哨所
张謇:践行“实业救国”的先贤
“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逝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张謇:践行“实业救国”的先贤

据新华社南京11月21日电(记者 朱旭东)张謇是我国从封建社会走向近现代的一位卓越企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一生创办50多家企业、40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以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并举,实施实业振兴、实业报国,给世人留下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丰富的精神财富。

张謇,1853年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4岁起读私塾,15岁始参加科举考试。16岁获得秀才称号。1885年,张謇应顺天(今北京)乡试,中第二名举人。1888年至1893年,张謇先后主持江苏赣榆选青书院、太仓娄江书院、崇明瀛洲书院。

1894年,清政府特开“恩科会试”。张謇高中状元,在翰林院任修撰。

甲午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一大标志,对张謇而言,也是他投身“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一大转折。

1895年,两江总督张之洞委任张謇总理南通上海一带商务,授意他创办纱厂。

1899年,一座拥有20400枚纱锭的近代化纱厂在南通唐家闸建成。张謇给纱厂取名“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謇以大生纱厂为核心,还创办了油厂、面粉公司、肥皂厂、纸厂、电话公司等20多家企业,形成一个轻重工业并举,工农业兼顾,功能互补的地方工业体系,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民族企业集团。

张謇去世时,给南通留下一个拥有50多家企业、2400多万两白银的民族资本集团;由400多所各类学校、场馆组成的教育文化体系;一套完整的水利、交通、供电等市政基础设施,以及一系列公益慈善事业。南通也因此由一个封闭落后的封建小县城,变成了令世人瞩目的近代化新兴城市。

张謇的名字是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1956年2月,毛泽东在接见黄炎培时说,提起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四个人不能忘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