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山深处“足球梦”
各路名将轻松过关
天冠男排再遇强敌
“女孩儿足球节” 漯河举行
“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 活动圆满完成
河南女篮期待止颓
我省稀有剧种首次进清华
中超2018:在变革中走向未来
坎特与切尔西 续约五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山深处“足球梦”

本报记者 刘超峰 文/图

中国足协各地方协会秘书长年会昨天在海口举行。在会议上,河南省足协秘书长李激扬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河南洛宁县在足球场地建设上的经验。位于豫西山区、总人口50万的洛宁县,目前共拥有各类足球场52块,平均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超过1块。洛宁县在足球场地建设上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称赞,而自2016年至今,短短几年时间就建成了这么多球场,洛宁的经验也让代表们颇感兴趣。

万人拥有球场数超1块

洛宁县目前共拥有52块足球场地,其中已经建成47块,5块正在施工过程中,覆盖了全部18个乡镇。 52块场地中,11人制球场7块(人造草坪6块,天然草坪1块),7人制球场6块,5人制球场39块。根据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全国足球场地建设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全国足球场地数量超过7万块,平均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达到0.5块以上,有条件的地区达到0.7块以上。而河南省发改委、教育厅、体育局共同编制的《河南省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中也提到,到2020年,全省足球场地数量力争超过6000块,平均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达到0.5块以上。目前,拥有50万人口的洛宁县,每万人平均拥有足球场地的数量超过1块,这远远高于河南省以及全国的2020年规划标准。

能够取得如此成绩,首先得益于当地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县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领导小组,下发了《洛宁县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确定了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调整和完善足球改革足球发展体制机制。2016年,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洛宁县迅速组织学习文件,对照本县的具体情况,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足球场的选址、规划,争取到中央专项资金2070万元,在获取中央资金支持的同时,洛宁县又利用改薄资金(改善薄弱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专项资金)920万元,自筹资金910万元,经过今年的建设,从而实现了足球场地对全县所有乡镇的全覆盖。

洛宁县地处山区,建设足球场的难度远大于在平原地区。在山区,他们充分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开山填沟壑,克服了地势不平的困难。故县镇中心足球场是在一个山窝里,三面环山一面坡,硬是在里面挖出一块30亩的平地来,建成了11人制的标准足球场。小界乡更为艰难,硬是挖掉一座山、填平一条沟,造出了32亩平地,除了一个标准足球场外,还建设了少儿活动中心、老年健身长廊等,使之成为乡政府的锻炼、娱乐、休闲中心。早在球场选址、规划的时候,洛宁县就充分考虑了球场建成之后的使用率的问题,所以52块球场都是建在中小学内或者学校附近、人口密集的区域,符合条件的还配套修建了塑胶跑道、健身步道、成为居民日常休闲健身的好去处。目前在洛宁县城,已经拥有3块11人制的场地,还有一块正在修建中,这样的场地条件也让洛宁县初步具备了承接全省乃至全国的青少年足球比赛的能力。

校园足球帮助留守儿童

洛宁县根据各中小学足球发展状况和场地、师资情况,设立了一批校园足球项目推进学校和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以“三二一”重点特色足球学校(三所足球特色小学、二所足球特色中学、一所足球特色高中)为引领,由点成面,形成区域优势,培养优秀足球运动人才,进一步深化了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并建立完善了“校长杯”“乡长杯”“县长杯”三级联赛体系,为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创造比赛的机会,体验足球运动的乐趣,拓宽校园足球发展平台。

洛宁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村的劳动力大多数都外出打工,造就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据统计全县共有留守儿童5600人。洛宁县要求所有的拥有球场的学校都必须成立校队,平时校内也经常进行比赛。踢球,成了孩子们放学之后最喜欢做的事情。业余时间去球场上撒欢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足球技能,孩子们不再像以往那样一放学就四处游荡。这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知道孩子是在安全、有组织的环境下进行课外活动。另外,在足球场上奔跑踢球,不仅强健了体魄,学习了技能,更重要的是,增强了相互之间的沟通、了解,培养了不怕困难的精神、团结协作的意识。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校园足球活动覆盖到的人数达到4620人,占全县留守儿童的82.5%。校园足球的广泛开展,丰富了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使他们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压力得以释放,增强了幸福感。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