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金色名片”永不褪色
国际网络安全郑州峰会开幕
水润绿城惠民生
以整改实效推动人大 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政府投资项目咨询评估 领域将设信用红灰黑榜
全市铁路沿线违建拆除逾八成
努力把我市人民政协 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黑加油站被依法查处 违规废品站被责令整改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水润绿城惠民生
经过综合整治初见成效的贾鲁河,已成为附近居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本报记者 武建玲 文/图

“眼下,贾鲁河两岸的银杏树叶已经变黄,蓝天下走在河边感觉可好。听说明年贾鲁河治理工程就要完工,到时候河水清了,河边的路也修好了,岸也绿了,到这里走走一定可得劲!”周末,记者在贾鲁河边采访时,在附近居住的市民王丽对贾鲁河的治理充满期待。

目前,经过综合整治初见成效的贾鲁河,已经成为附近居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可以想见,明年,随着贾鲁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完工,这条古老的河流将迎来一场华丽蜕变,成为郑州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由一条河道萎缩、功能衰退、水体污染及沿河生态恶化的河流正在变成郑州的百里生态景观长廊,贾鲁河的变迁折射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水生态的发展变化。

40年来,我市努力做好“水”文章,实现水润郑州、水利百姓、水惠民生。

治水理念与时俱进

治水理念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田划小块,实行个体经营。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应变措施跟不上,加之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灌溉面积逐年下降,农业生产受到影响。为适应农村改革新形势,扭转农田水利徘徊状态,我市多渠道增加水利投入,实行水利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同时,大胆进行改革,鼓励个体或联户投资办水利,调动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重点加强节水灌溉和小流域综合治理。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市开始步入依法治水管水的阶段,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市迅速掀起打井配套、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工程和水土保持建设高潮。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市的治水理念开始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从工程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变。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促进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水利协调发展。同时,坚持人水和谐、顺应自然规律,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水系芳容初现

郑州水资源先天不足。如何让郑州这座缺水的北方城市“润”起来?

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启动了生态水系规划和建设,先后实施了一大批生态水源和河道治理工程,初步形成了“六纵六横三湖”接近自然生态的城市河湖连通体系。为优化提升生态水系建设水平,2013年,我市按照“全域水系、循环水系”理念,高标准编制了《郑州都市区生态水系全面提升工程规划》。2014年6月,该《规划》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启动实施。

建设生态水系,水源很重要。随着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通水,郑州的饮用水水源基本上由黄河水切换为丹江水,这也使得更多的黄河水可以作为生态用水。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科学调度水源,我市从邙山提灌站向金水河、熊儿河等南部河道供水,从花园口提灌站向郑州北部的东风渠、贾鲁河以及郑东新区水系供水,形成了黄河与市区内生态水系河道有效连通、水体有序流动的生态水系格局。今年已向生态水系调引黄河水2.7亿立方米。目前我市正在加快实施牛口峪引黄工程、环城生态水系循环工程、石佛沉沙池至郑州西区生态供水工程等三大水源工程,以进一步保障全市生态用水。

水生态水景观提升方面,我市以实施贾鲁河和索须河治理为重点,引领带动城市生态水系景观形象全面提升。

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按照“安全河、生态河、景观河、文脉河、幸福河”的建设理念加快推进,工程全部建成后,水面面积将达到11.5平方公里,绿化面积20.95平方公里,届时贾鲁河将成为郑州最长的“生态廊道”,一条生动的“百里画卷”,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桃花源地”,成为郑州市的一张“新名片”。同时,以城市河流清洁行动为载体,持续开展“水清河美”专项整治,大力加强河道管护,不断提升生态水系景观效果。

目前,我市正致力于打造“外部大连通、内部大循环”的水系格局,城区河道由“有河皆干、有水皆污” 逐步转变为“有河皆有水、有水皆清澈”的水生态景观效果。郑州全域生态水系芳容初现,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显著增强。 (下转六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