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咖聚首绿城 论剑网络安全
中原科技创新领军 人才管理办法出台
黄河戏剧奖·校园 戏剧奖大赛开幕
专家为互联网安全 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希望河南成为 “网络安全运营研发基地”
发挥人才优势 在网络安全领域弯道超车
普及推广体操 高校教师先行
网络安全到了用AI思维思考阶段
男排超级联赛第二阶段 河南客场赢八一获首胜
水润绿城惠民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水润绿城惠民生

(上接一版)

民生水务惠及百姓

如今,郑州市民打开水龙头,流出的是清澈的丹江水,水质好,烧开后水垢也少。

丹江水入郑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及配套工程的投用密不可分。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顺利通水,郑州配套工程同步通水、同步达效。通水近四年来,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已向郑州市供水16.1亿立方米,受水人口超过700万人。郑州市主城区已基本实现丹江水全覆盖,丹江水已成为郑州市区和沿线县(市)区的主要供水水源。

除了城市生活用水水质的改善,我市也高度重视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通过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累计解决357.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市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5%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以上。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我市采取多项举措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近五年,我市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全市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58万亩,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农田水利现代化示范乡镇建设也走在全省前列,目前已建成9个示范乡镇,初步实现了工程标准化、灌溉高效化、测控自动化、农田园田化的建设效果。同时,我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机制改革深入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已经全面启动。

2700余河长“上岗”治河

不少市民注意到,去年以来,我市的河流旁都竖起了河长制公示牌。在我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实施河长制是有效的抓手。

按照“全面、扎实、率先、有效”的总体思路,我市印发了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各项工作统筹推进,在全省考核中总评优秀、位居前列,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全面推行。

采取“4+1”模式,我市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河湖(库)长加巡护人员组成的组织体系,全市共设立河湖(库)长2796人。成立了市河长制办公室,将22个市直部门纳入成员单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任第一总河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任总河长,市政府主管副市长任副总河长;跨县(市、区)、开发区的主要河流由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任市级河长。去年以来,各级河长已经开始履职巡河。

每条河流的情况不一样,管理举措也需要因河而异,“对症下药”。今年以来,我市在先期进行河湖库调查和健康评估的基础上,对全市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的111条河流、16座湖泊、141座水库分别编制了一河(湖、库)一策方案,并按照方案中的问题清单、目标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抓好一河(湖、库)一策落实。

水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根据我市水务工作部署,今后,将深入贯彻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的治水新思路,坚持“安全、生态、景观、文化、幸福”的五河共建理念,以全面保障水安全为目标,以雨水洪水中水资源化、南水北调配水科学化、黄河引水调蓄系统化、水库供水最优化、水资源配置均衡化为重点,持续提升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和水灾害防治能力,助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