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编者按 昨日,《工人日报》头版刊发文章,报道郑州多举措发力,加快工匠型人才培养,充分调动高技能人才积极性,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以“匠心”引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中原更出彩。本报今日予以转载。 本报讯(工人日报记者 余嘉熙)完成科学技术成果转化31项,累计创收780万元 ,节约资金1120万元——这是郑飞集团机加工中心“牛雪平劳模创新工作室”过去一年交出的成绩单。作为郑州选树的首批“郑州大工匠”之一,牛雪平从一名普通钳工,一步步成长为数控加工中心的高级技工。 在郑州,每一件“郑州制造”背后,都有工匠们的贡献。“城市发展最终靠实力说话。这需要我们以超常规的措施引才育才,打造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马懿说,加快工匠型人才培养,对推动郑州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打造先进的国家制造中心,高质量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依托省市重点建设项目,(下转二版)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