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拖垮你的“穷人思维”
寻找点金石
地球自转六年一“减速”
牙痛原来是它们惹的祸
避开按摩三误区
冬天警惕“暖气病”
林则徐一字诲人
民国吃货
被妖魔化的食物
人造雪景是怎么来的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被妖魔化的食物

张燕

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在食品领域也是如此。在人们每天吃的食品里,“背锅”最多的大概是糖。“避免高油高糖”几乎成为祥林嫂式的口头禅,就连软饮料不离手的人也开始选择无糖款。

吃糖能给人带来愉悦感,这也是“快乐肥宅”的秘密之一,但也正是由于和“肥”扯上了关系,糖有了巨大的原罪。专家建议在饮食中完全不摄入糖,世界卫生组织称含糖饮料消费增加与体重增加有关,因此减少含糖饮料消费可降低成人体重不健康增加的风险。该机构建议成人和儿童都减少游离糖摄入量,使其不超过总能量摄入的10%。

一项持续15年的研究称,每天摄入的热量中,添加糖比例占25%或以上的人,死于心脏病的概率是占比低于10%的人的两倍多。

事实上,目前还不清楚糖是否真的导致了心脏病或糖尿病,临床试验还没有证实是糖导致了这些疾病。也有科学家认为,造成糖尿病、肥胖症和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是热量摄入过量,糖只是热量的一种。此外,在饮食中去掉糖甚至可能适得其反,这可能意味着用热量更高的东西取代糖。

“畏糖如虎”有些矫枉过正,只要摄入适量,糖依然是甜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

分。同样的还有脂肪,脂肪并没有以前认为的那么“坏”,不过,关键也是要适量。

吃东西本来就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当经常要考虑这能不能吃,或者能吃多少的问题,会将本应充满安慰和欢乐的时刻变成恐惧与焦虑的源泉。尤其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当人们力图避免某些食物的时候,结果却往往吃下过多其他的食物。这些多摄入的能量,可能对体重乃至健康造成影响。

如果仔细审视那些导致恐惧某些食物的研究,就会得出令人放松得多的结论:很多被严重妖魔化的食物实际上按正常量吃下去的话,对人们并没有害处

——毕竟这些吞到肚子里的终究是食物,而不是什么其他东西。

吃和不吃某种东西,得从不同的视角来看。比如近年来,小麦中的天然麸质成了被诟病的对象。不到1%的人患有小麦过敏,患者需要戒食麸质,但远超这一比例的人会选择“更健康”的无麸质食品。其实,无麸质饮食会导致身体缺乏维生素B、叶酸和铁等营养。无麸质面包的热量会比普通面包多出四分之一,脂肪含量是两倍半,纤维含量是普通面包圈的一半,含糖量却是普通面包圈的两倍,当然其价格也更贵。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