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书虽无声发惊雷(书法) 刘百泉
粲粲元道州
沧桑巨变起中原
下馆子
一半秋山带夕阳(国画) 许来广
《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
住在墙壁里的爸爸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粲粲元道州

♣ 王 剑

天宝十二年(753年),34岁的元结考中进士。礼部侍郎阳浚看了他的考卷,说:“判为一等卷还嫌埋没了它。读这样的文章,是主考官的荣耀!”

可惜时运不济。元结还没来得及脱下布衣就任,安史之乱就爆发了。面对步步紧逼的安史叛军,在南方避难的元结呈上《时议》三篇,纵论天下形势。唐肃宗看完之后,高兴地说:“卿能解除我的忧虑。”便任命元结为金吾兵曹参军,兼监察御史。

上元元年(760年),元结奉命守卫泌阳。守城期间,他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生活苦不堪言,就奏明朝廷,请求收养孤弱,请求给随军的士兵父母提供衣食。此前,在泌南战死的将士们的遗骨,暴露于荒野,风吹日晒,惨不忍睹。元结命人一一收葬,并刻石纪念,唤作“哀丘”。将士们非常感动,打起仗来更加勇敢。短短十个月,元结就保全了十五座城池,成为抗击安史叛军的有功之臣。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百废待兴。元结临危受命,出任道州刺史。道州是战乱区,社会经济遭到了很大破坏,人口从以前的4万户,下降到不足4000户。元结赴任后认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快安抚百姓,恢复生产。为了告诫自己和后来的刺史“守土爱民”,元结专门写了一篇《道州刺史厅壁记》,刻于刺史公堂之上。

然而,令元结没想到的是,他到任还不到50天,就收到了催交赋税的公文200多件,且都标明“失其限者,罪至贬削”。元结犯难了:一方面,道州人口锐减,老百姓吃的是草根树皮,走路晃晃悠悠,甚至连多说一句话的力气都没有。老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如再强行征收赋税,于心何忍?另一方面,安史之乱后,国家和军队需要大量的给养。这是国家大事,马虎不得。再说了,朝廷下达的赋税任务是刚性指标,作为地方官员是必须完成的。“失其限者,罪至贬削”,绝不是说着玩的!

在反复权衡之后,元结冒着抗旨获罪的风险,先后两次上书朝廷,请求为道州百姓减免赋税。朝廷还真给元结面子,不仅没治他的罪,还减免了道州的赋税20多万緍(古代一千文用绳子串起来,为一緍)。元结组织人手,四处召集流落在外的道州百姓回家种田。短短几年时间,饱受战争创伤的道州,就恢复了元气。

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元结调任容州经略使。容州是瑶族聚集地区,盗匪出没,人心涣散。元结之前的四任经略使,就没能进入容州,他们都是寄身在梧州或滕州理政的。元结到达梧州后,把家眷简单安顿一下,便不顾疾病缠身,就只身赶往容州。元结此去,凶吉难料,生死未卜。临别之时,老母亲拉着元结的手,失声痛哭,闻者莫不落泪。

元结参加过平叛,对治乱自有高招儿。他改变了过去一味镇压的办法,只身深入山区,对瑶胞进行抚慰劝勉,晓以大义,取得了瑶区百姓的谅解、信任和支持。仅仅60天,就使八个州恢复了安定。大诗人杜甫听说此事后,大发感慨:“如果有十个像元结这样的奇才,天下或许早就平定下来了!”

“安史之乱”一起,热闹非凡的诗坛突然沉寂下来了。而在关注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诗歌舞台上,只有杜甫一人在高唱。细心的读者发现,杜甫的身边还站着一个同伴,他“笔力矫健,意气超拔,戛戛独异”。这个人,就是诗人元结。

在一般人眼里,诗人元结的名气并不是很大。但是,他有两首诗名气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能与“三吏三别”相媲美,大到“诗圣”杜甫读了都心潮澎湃,忍不住要写下和诗的地步。

其实,元结诗中的忧民情结,比杜甫的诗歌更为直接。天宝五年(746年),元结游于隋河至淮阴间,正遇上洪水泛滥,运河堤岸塌毁,而当政者却不闻不问。于是,他写下一首长诗《闵荒诗》:“四海非天狱,何为非天囚。天囚正凶忍,为我万姓雠”“奈何昏王心,不觉此怨尤?遂令一夫唱,四海欣提矛。”表现出对百姓苦难的极大关切,以及对统治者不恤民瘼的愤慨。

最负盛名的就是《舂陵行》和《贼退示官吏》了。元结关心民瘼、忧时爱民的炽热之情,从胸中喷发而出,字字句句都滚烫灼人。《贼退示官吏》中,元结愤怒地呵斥:“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指斥官吏横征暴敛,甚于山贼。“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辞”“逋缓违诏令,蒙责固所宜。”最后,元结正气凛然:宁愿弃官,归隐江湖,也绝不去做那种残民邀功、取媚于上的所谓贤臣。

大诗人杜甫看到元结这两首诗后,对元结大加赞赏:“粲粲元道州,前圣畏后生。观乎舂陵作,剡见俊哲情。复览贼退篇,结也实国桢。”并认为这两首诗可以与日月同辉:“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两章对秋月,一字皆华星。”

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元结病逝于长安永崇坊旅舍,享年53岁。

元结病逝,“朝野震悼”。大书法家颜真卿十分悲痛,亲自为元结撰书碑铭。元次山碑现藏于鲁山一高校园内,全文以寸半见方的楷书写就,笔力雄健深厚,遒劲秀拔,气概凛然。

“率性方直,秉心真纯,义烈刚劲,忠和俭勤,见危不挠,临难遗身”,元结在颜真卿的碑文中,栩栩如生。

元结墓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梁洼镇青条岭。走过一片青翠的麦田,我们看到,在几棵柏树的掩映下,一座坟茔赫然在目。

元结生前爱水。青条岭汩汩的泉水,应该是鲁山人对他最好的回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