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我市“最美文化志愿者”受表彰
千人共跳“赞赞新时代”
郑州市文艺志愿者协会成立
建业昂首出线
豫剧表演艺术家虎美玲收43位新徒
诗歌,闪亮生命
河南女篮两连胜
大河球迷协会走过12年
郑州队加冕总冠军
3000余人畅享运动嘉年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诗歌,闪亮生命
——访从河南走出的诗人宇秀

本报记者 秦华 文/图

8日下午,“跨文化、跨语境的文化乡愁与女性诗意书写——宇秀海外诗歌创作分享”文化沙龙在郑州大摩纸的时代书店举行。从在国内声名鹊起,到远赴国外从零开始;从“海派小资作家”到“痛感诗人”;从疏离创作多年到重回文学怀抱……从河南走出的诗人、加拿大华裔作家宇秀,不仅在活动中分享了自己的首部诗集《我不能握住风》的创作心得,还回顾了自己与文学难舍难分的“恋情”。

从少女时代就开始写诗,然而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才出版处女诗集,宇秀笑言“这让我悲喜交集地感觉到有点铁树开花的意思”。宇秀介绍,《我不能握住风》收录了自己在人生不同时期发表过的和从未面世的诗作百余首,多数作品是2014年以后的近作。在诗作中,她将创作的触角伸向了各个层面,辗转于现实、历史、命运和生存等命题之间,用混杂着批判、谐谑和抒情的写作风格“说了一点点真话”。

宇秀曾创作散文随笔集《一个上海女人的下午茶》和《一个上海女人的温哥华》等作品,并曾作为独立撰稿人和专栏作者风靡时尚、女性报刊,影响广泛,被贴上“小资作家”标签,然而随着出国,她的创作也戛然而止。分享会上,宇秀分享了自己这些年来的经历,并谈到了自己为什么在远离文学多年后又重新拾起了笔:“在2014年恢复写作之前,我几乎没有想到我还会重新写诗。出国前许多年辗转于新闻、影视、时尚之间,出国后忙于婚姻、求学、谋生,生存的压力与紧迫让我丧失了诗歌创作的灵感和雅兴。”然而,“那颗在少女时代就播下的诗歌的种子,始终都没有被毁灭。在岁月的流转中,这颗种子终究要发芽。”

重新开始写作的宇秀,已经换下了当初“小资作家”的模样,而是成为评论家眼中的“痛感诗人”。谈到此,宇秀表示十分感激生活的馈赠,尤其是在加拿大整整十年“为米折腰”的日子,给她提供了无数写作的鲜活材料,“这些过往的经历,让我的诗歌篮子里有了实实在在的货色。即使是生命的幽暗时刻,也一一化成了诗句,闪出了光亮。创作的过程、整理诗稿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自我的精神世界旅程的一次驻足回首、审视、清理、批判,一场自我的鞭策。”

回到河南这个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宇秀显得分外激动:“我是苏州人,但我在河南留下了很多的足迹,我在这里求学多年,这里有我很多的爱、恨、恩、怨,是我最难忘的地方。这里也是我诗歌创作起步的地方。”宇秀说,远赴海外17年,“乡愁情节”愈加清晰,在河南经历的故事,往往清晰如昨,而这些故事,也成为她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