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10版:县区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讯(记者 张立 通讯员 艺雯)连日来,为帮助非公经济企业,新郑市多举措营造良好营商关系,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创业载体,帮助企业创造、吸纳、承接和转化科技成果,促进转型升级。 新郑县域非公经济普遍存在着整体规模分散、产业结构趋同、科技含量较低的缺陷,发展后劲和抗风险能力普遍较弱,针对此现状,新郑市引导资源向具有品牌、资本、规模优势的企业集聚,培育技术企业14家、科技型企业91家。定期开展新郑市境内高校、企业的座谈、交流等活动,为高层次人才到企业创业创新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服务。目前该市拥有郑州市“智汇郑州1125”创新领军团队2个、院士工作站5家。共建成创新创业综合体4家,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17家。 此外,发挥新郑市高校科技资源优势,采取“一企一校”“一企多校”等合作模式,建立一批研发机构在大学,科研院所、生产基地在园区、企业的产学研发展模式,加速高校科技成果的本地转化和产业化。目前有郑州市级研发中心32家、省级13家,转化科技成果100余项。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