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7版:县区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尚中山 李杰 前不久,中牟县大孟镇草场村热闹异常,引来众多村民前来观看。当天是村中田遂丰老人的104岁生日,他的后辈子孙和家里的亲朋共有50多人前来给老人祝寿。 田遂丰老人有45个子孙后辈,五世同堂,是乡邻们羡慕的老寿星。老人眼不花,耳朵稍背,精神矍铄,见人便夸儿孙后辈的好。老人平时生活起居全靠6个儿子及儿媳妇悉心照顾,难怪村民们都啧啧称赞:他们家从老的到小的,那个孝顺劲儿啊,在十里八乡都难找。 田遂丰老人共有9个孩子,6个儿子、3个女儿,大儿子已经75岁高龄,最小的六儿子也已经52岁了。由于儿子也都到了颐养天年的年龄,现在老人轮到谁家赡养时,孙子孙媳也都积极照料老人。 田遂丰虽然头发花白,但衣着干净利落。每每家里来了客人,老人总会露出慈祥的笑容,伸出手跟人打着招呼。谈及老人的日常饮食,六儿子田老稳介绍说,老人平时早起早睡,很有规律,早上爱喝小米粥,外加一个馒头、一个煮鸡蛋。中午,一般做点汤面条吃。晚上,他再喝一碗粥,吃一点清淡的饭菜。 老人的长寿“秘诀”,背后也是离不开几个儿子及儿媳妇的悉心照料。为让老人每天能及时吃上热腾腾的饭菜,不管轮到谁家赡养,家人总会早早起床,先烧好开水,然后开始煮稀饭。待老人起床后,便打好洗脸水送上,然后给老人盛上饭。虽然老人对饮食没有特别要求,但为了让他吃好,家人都会按照老人的生活习惯,特意为他制定了专属饮食。 老人的牙齿已经全部掉光,为让他吃好午饭,儿媳们先把肉食煮好剁碎,加上蔬菜后回锅炖烂,尽量做到饭熟、菜烂、汤香。老人吃饭有个习惯,总得用手端着碗吃,碗端得很平稳。老人自己打趣地说:“这样吃喝,吃得顺当。” 田遂丰性格豁达开朗,心态很好,对身边的事总是能看到好的一方面。 老人生于1914年,因为切身感受到旧社会生活的艰苦,他养成了生活节俭和遇事知足的习惯,也很乐于助人。他常说:“过去谁家能顿顿有肉菜、吃鸡蛋呀?现在想吃啥有啥,感谢国家,感谢共产党领导得好。” 老人的孙女深有感触地:“爷爷平时爱吃水果,都是把水果放锅里蒸着吃,或者煮着吃,不吃凉水果,心态也很好,爱活动,从不在家歇着,前几年都是吃过早饭没事就骑着三轮车在村子里溜圈儿,中午吃过饭,休息一下,下午继续骑着三轮车在村子里溜圈儿。这两年腿脚不方便了,偶尔还推着轮椅在门口转转圈,累了就坐在轮椅上晒晒太阳……”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