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课程改革闯新路: 为每一颗种子提供丰沃土壤
镜观教育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媒体看郑州教育系列报道
课程改革闯新路: 为每一颗种子提供丰沃土壤
金水区文化路一小乐享炫彩科技
舌尖上的课堂飘香校园
考古发现馆系列课程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郑州九中四大创新实验室在全省率先开启品牌创新教育实践课程

本报记者 赵文静

“这是我们和美国Woodland小学的伙伴们一起完成的戏剧社教育空间设计项目。根据演员和观众的需求,我们把戏剧社的功能定位为不仅能满足平时训练,还能进行小剧场演出。”周五下午,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活动室里,六年级七班的焦嘉豪认真地向同学们讲解着项目学习的成果。

这是文化路第一小学“基于项目的学习”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结合进行的项目设计与实施“新课程”。

“在10个课时的学习过程中,参与项目的四到六年级的孩子们历经实地调查、采访、讨论、测量、软件学习、设计、建模等一系列学习过程,还与美国学校师生开展了线上交流,体验了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方式。”辅导老师王黎超介绍说,项目学习目标来源于数学、科学、英语、美术、音乐、微机学科的课程标准。最终,小设计师们为戏剧社教育空间提供了完整的设计方案,并以3D sketchup建筑模型设计和部分实体模型呈现了学习结果。

创设品质课程

为孩子送上最好的成长礼物

改革开放40年,开放和繁荣的社会面貌推动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催生出教育人对教育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特别是课程改革以来,课程成为学校变革的焦点。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课程化实施,使教育从浅表走向深入。

新课程改革以来,国家明确要求,学生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地方和学校有了更大的课程自主权,更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在金水区教体局“构建多元、开放、富有活力的学校课程体系”等一系列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的引领下,文化路第一小学自2011年开始进行课程的体系化探索,着力构建乐享课程体系,围绕契合学校的育人目标,开发实施了47门自选的校本课程,并探索实施了具有文一特色的“周五下午走班模式”,从最初的关注校本课程走向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整体架构的“本校课程”。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项目化学习、体验式学习正在成为文一课堂学习的常态。”文化路第一小学校长侯清珺告诉记者,丰富、高品质的课程已成为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和个性特长培养的有力支撑。

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批38个实验区之一,金水区的课程改革发展是郑州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是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变革之路,也是学生、学校共同成长之路。

2001年,基础教育进入新的改革周期,以人为本的课程改革全面推进,执行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标准,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率先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金水区各个学校的课程更加丰富多元,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搭建了平台。

2009年,金水区教体局提出“构建多元、开放、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工作思路,出台了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工作的意见,各学校依托学校文化传统、周边资源、师资优势开发多元课程,以校为本的特色课程全面焕发新的生命力。2013年,启动金水区品牌课程评选,每年一届,历经四届,评选出150门区域品牌课程,成为金水区特色课程资源。

2017年,金水区按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有关要求,与上海教科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施《金水区课程品质提升研究与实践》项目,计划利用三到五年时间,从学校课程规划、特色学科建设、创新课程建设等方面全面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目前,全区20所项目实验学校的课程规划全部完成。

多元开放的课程,推动评价方式也日趋多元。金水区教体局招办主任曹鹏举介绍说,金水区已经逐步放开全区学校各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学业水平测评职权,并指导学校完善以校为本、以生为本的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以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的改变,带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立足“新工科+”

探寻创新教育多元发展实践路径

海空酷客课堂上,郑州九中“河南省海军航空实验班”的学生们正在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授军事科技知识。

海空酷客课程,是郑州九中为“河南省海军航空实验班”学生量身打造的专业课程体系,围绕海空主题开展实践、训练与讲座,打造以爱国拥军为纲领、以海军航空为主题、以多学科专业融合为特色、以航海航空实践活动为扩展的海空实验班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学习、设计、制造、分析、优化的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科学素养、锻炼实践能力、发挥想象空间、锤炼团队协作,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创造能力,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人才。

“中学阶段,如何提供多样化课程,才能够让人才与未来产业发展相匹配?正是思维方式上的改变,让我们从办学目标层面,树立了新思想,创立了新形象,开始了立足‘新工科+’的创新教育多元发展实践变革之路。”郑州九中校长张莹说,更多的是要依托社会需求、依托于高新专业的设置、依托于产业的发展,来决定学校的办学定位。从实际的办学效果来看,学生在科技创新的思想引领下,学习兴趣、学习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基于新时代、新高考等时代背景,郑州九中总结作为河南省创新教育实验学校五年来的实践创新经验,整合当下优势教育资源,立足新工科思维,构建起了以“360创新班”为代表的特色班级建设,“河南省海军航空实验班”“河南省校园足球实验班”等已成为郑州九中的闪亮名片。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解放人、唤醒人、激活人,引导其成为更好的自己。”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主任姬文广表示,评价是牛鼻子,评价在哪里,教育教学就在哪里。郑州教育提出了“评价即育人”的理念,开展了“教育质量健康体检”“增值评价”项目,构建起了学业质量评价分析系统,致力于形成科学的质量观,建构符合育人本质要求的评价体系,促进教育教学本身更符合育人规律。

“评价育人,是郑州市作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的一项重要实践成果。”据郑州市语委办主任曹章成介绍,目前,我市已经初步架构起了“政府层面(市、县区)的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和“以校为本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各学段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主线,以学生学业评价改革为突破口,小学、初中推进“绿色评价”,高中推进“增值评价”,建构起了一个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学业质量“郑州标准”。

40年来,由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观念向以培养能力为主的观念转化,由“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向“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转化,由“大一统”的人才模式向灵活多变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化,由单纯“以分取人”的考试制度向“以创造能力取人”的全面考核制度转化……郑州教育教学改革让学校从优秀走向优质、卓越,课程从单一走向丰富、多元,课堂从传统走向自主、开放,为每一颗种子的萌发和绽放提供了丰沃土壤。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