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丹青妙手向翠峰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丹青妙手向翠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丹青妙手向翠峰
美丽郑东新区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郑州机场客货运量跃居中部地区“双第一”

乘着改革的春风,踏着开放的大潮,改革开放40年来,郑州——这座内陆城市发生了令人惊叹的变化,已发展成为中部地区对外开放高地,正向着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奋力前进。

40年时间成为丈量郑州城市建设的标尺。郑州改革开放大事记,见证着郑州城市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

商都一“战”成名

1984年,郑州提出了以发展商业为突破口,启动、振兴区域经济的新思路。遂兴建以二七广场为城市经济轴心的商业贸易区。上世纪80年代末,亚细亚商场、商业大厦、商城大厦、华联商厦和翻新后的人民商场相继开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了一场持续时间达两年之久、空前的、震惊全国的大商战。

1991年年底,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六集专题片:《烽烟突起》《公关大战》《价格大战》《服务大战》《环境大战》《好戏在后头》。该片以纪实的手法向全国展现了此次商战的全过程,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促进了东西南北中商界群雄逐鹿中原、进一步加快郑州商贸城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可喜局面。

“绿城”美誉花落郑州

郑州在成为省会后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城市绿化率处于中国城市前列。矗立在街道旁的法国梧桐成为城市一景,因此又被誉为“绿城”。

1990年,郑州市绿化覆盖面积2638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5.25%,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名。从此,郑州就有了”绿城"的美誉。

获批内陆开放城市

1992年8月,国务院批准郑州市为内陆开放城市,享受沿海开放城市优惠政策。10月,中国内陆第一个公路口岸——郑州公路港正式开通。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郑州将建民用机场,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为代表的航空城正式崛起。

郑东新区展示新形象

2000年6月,时任河南省长的李克强提出加快开发郑东新区。时光荏苒,当年荒凉的农田变身为繁华的CBD,郑东新区早已成为河南对外形象的窗口,而280米高的千玺广场则被亲切地称为”大玉米“,成为郑州新的地标建筑,散发着东区的活力与激情。

郑东新区CBD的经济活力与受关注度均令人瞩目,而在郑州西部,与东部CBD形成“呼应”格局的CCD(文化产业中心)也正在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建设,势必会为郑州注入新的活力,成为一座新的郑州市地标。

炎黄子孙寻根之旅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华夏炎黄子孙于农历“三月三”在新郑祭拜先祖黄帝的仪式。自2006年(农历丙戌年)开始,升格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2008年国务院确定新郑黄帝拜祖祭典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十余年拜祖大典的成功举办发出这样深刻而隽永的昭示:大典是全球华人精神家园的深情召唤,一年又一年的大典都在演绎着一个古老而全新的命题——中华儿女的心灵故乡在新郑。

高铁“朋友圈”越来越大

2007年,中国引进国外技术、联合设计生产的“和谐号”动车组在郑州铁路局上线运行。

2012年12月,京广高铁全线贯通,郑州到北京最快只需要2个多小时,动车组运行速度也一路提升到如今的时速300公里。

继京广、陇海线路的高铁开通之后,2016年,郑徐高铁建成通车,郑徐高铁是“米”字形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之一的徐兰客运专线东段的组成部分。郑州通过徐州,连通了华北、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高速铁路网。京广、陇海、郑徐高铁的公交化开行模式让高铁成为中原地区旅客出行的首选。目前,郑州“高铁朋友圈”中的省会城市及直辖市达到24个。

铁路的发展日新月异,郑州的枢纽地位,随着“米”字形高铁网的建设将更加凸显。根据《河南省“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到2020年,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将初步形成。

航空港区让中原经济腾飞

2013年3月7日,郑州航空港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年来,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航空港区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迈进,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一个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立体交通枢纽强势崛起。

“空中丝绸之路”越织越密,多式联运日臻完善,郑州机场客货运量跃居中部地区“双第一”,2017年年货邮吞吐量突破50万吨,首次跻身全球机场50强;航空、高铁、城铁、地铁以及高速路和快速路自由换乘的格局逐步形成;活牛、水果、冰鲜水产品等口岸相继建成,构建起我国内陆功能最全、效率最高的通关口岸体系。

航空港区“陆空网”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和物流优势还吸引了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的企业投资建厂,逐渐形成“八大产业集群”。2017年,航空港实验区生产总值达700亿元。

郑州迈入地铁时代

2013年12月28日,郑州地铁1号线顺利开通,郑州迈入了地铁时代。

2016年8月19日,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顺利开通。

2017年1月12日,郑州地铁再添两条线路,北接2号线,南连新郑国际机场的城郊铁路一期工程,让绿城地铁的功能更加强大。

建设“郑中心”助力中原崛起

2017年1月,国家批准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并定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此后,郑州已逐步成为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及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并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步伐。

作为国家位置和定位双中心的城市,枢纽是郑州发展的最大优势,也是国家战略选择郑州的主要考量。

郑州进入自贸时代

2017年4月,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正式挂牌成立,“高效简便”的服务体系逐渐形成,“自贸速度”成为郑州的一张靓丽名片。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郑州将撸起袖子加油干,打造成为内陆开放新高地。

自2017年河南自贸试验区成立之后,郑州片区通过先行先试,探索形成了原产地证书“信用签证”、政务服务“一次办妥”等一批创新案例,改革创新任务完成三年总任务量的80%。

本报记者 王治文 廖谦 马健 王秀清 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