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四十不惑正青春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四十不惑正青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四十不惑正青春
红透的樱桃映红了村民的笑脸
摘樱桃
老木匠张本立发家致富后慰问乡亲
惠济区家庭医生签约,把医疗卫生服务送到居民家中

1978年12月。绿城初冬,改革惊雷憾长空。改革春潮席卷神州,风起云涌浪滚中原大地。雄狮舞动,威声阵阵,战鼓齐鸣!绿城儿女把冬作春来,借势奋起,万帆竞发,浩荡启程。

40年潮起潮涌,沧桑巨变;40年励精图治,奋发图强。郑州儿女用勤劳的双手改变着中国、影响着世界,也建设着美好家园。改革潮起满眼春,开放风吹万家暖。而今尽享改革开放成果,市民正昂首阔步,迈向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蓦然回首,往昔虽如过眼云烟,但却历历在目。本报记者走近一位位改革开放40年来的见证者,聆听他们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心声。

老三件和新三件

“我家这台缝纫机有历史了,它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1977年我凭票购买的。”中原区四棉西社区居民杜文学,指着眼前的老物件打开话匣。计划经济时代,商品限量供应买布凭布票,全家衣服都是老伴自己做的。

“社区里老杜楼下还有一辆28式自行车和俺家的缝纫机‘同岁’。”杜文学说,这些昔日的代步工具,在今天都是“老古董”了。

聊起“三大件”,市民朱平回忆道,她父母那代人是“车子(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她上小学时代“三大件”是“电灯、电话、楼上楼下”;中学时代的“三大件”是“彩电、冰箱、洗衣机”;大学毕业时是“车子(汽车)、房子加票子”。“眼下是新时代,‘三大件’当数‘手机、微信、支付宝’喽!”朱平晃着手机说,现在出门不用带现金,有部手机就解决啦。

国富民强,国泰民安。改革开放40年来,衣食无忧,物质生活可谓是丰富,吃穿住都不用愁。让杜文学感慨的是,改革开放40年来,家里住房越来越宽敞。以他家为例,刚改革开放时,一家四口住在9平方米的平房里,厨房还是搭建的临时房,而今住房面积120平方米;电视也换成了55英寸的。他感叹,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老木匠弯道超车

“我18岁拜师学艺,19岁时的工匠技术就相当于四级工,原先也就是偷偷摸摸做个椅子、案板、板凳,贴补家用,但我做木匠的命运真正出现拐点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生于1936年的张本立是未来路街道燕庄村的土著居民,回望终身木匠生涯,他感慨万千。

1984年改革开放都6年了,48岁的张本立还犹豫不决:是该大干一场,还是观望?他说,是被“割资本主义尾巴”割怕了。直到1985年,祭城工商所负责人把工商营业执照给他送到家,才让他吃了“定心丸”。于是,全村首家个体工商户“金燕沙发木器厂”掀开盖头来。从此,张本立那个庭院式作坊蝶变为家具厂;张本立终于名如其人,“立”起来了。市区选个体户典型,这个小学毕业的农民企业家从未缺席,他还被委以重任:祭城镇个体协会代表、金水区个体工商协会副会长。1989年,张本立作为郑州唯一的个体户代表,光荣地当选为第九届市党代会代表。

荒山沟的致富路

荒山野岭,沟壑纵横,人见人愁的樱桃沟,村民栽果树育新苗,用勤劳的双手把她打造成红红火火的“摇钱树”。如今二七区樱桃沟还成为郑州近郊热门旅游景点,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今年刚50岁的李书欣祖辈都生活在二七区樱桃沟,回忆起以前的艰辛,他还历历在目:“村里不通公交车,樱桃熟村民愁,步行数十公里到郑州市区赶早市卖樱桃。”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樱桃沟建设新农村,举办樱桃节樱桃不愁卖。如今二七区政府投资近亿元打造樱桃沟“美丽乡村”,道路修到家门口,污水处理设施齐全。“城里人有的我们有,城里人没有的我们也有,茶余饭后,散步在林间步道,还可以不出门吃到河南18个地市的百余种小吃,幸福感随时在线。”李书欣高兴地说。

“现在的樱桃沟更有魅力了,吸引了一大批艺术家安营扎寨,他们画画、搞雕刻,传承手工艺,我们樱桃沟的文化气息更浓了。”李书欣说,我们樱桃沟的孩子们报班不用去市里,家门口的“艺术课堂”还有名家手把手教。“现在啊,年轻人都想留在村里干一番事业呢!”李书欣自信中藏着自豪。

退休工资年年涨

“要用股票的K线图来比喻涨工资,那简直是个放量大阳线。”说起退休工资的事,老国营厂矿退休工人形象地比喻道。

“退休工资年年涨,连续涨了13年了。”今年77岁的车道平说:“改革开放40年,祖国大变化,小日子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车道平回忆,改革开放伊始,他每天都会骑着用10张工业分、175元买的凤凰自行车带着孩子上学,风雨无阻。退休后,天天忙着接送第三代子孙,感受亲情温暖不亦乐乎。更让车道平有底气、感到满足的是,退休工资年年涨,连续涨了13年,每次查查存折,打印出的都是惊喜一串串。

“生活富裕了,餐桌上的碗碟增多了,鸡鸭鱼肉及海鲜品常常是选着吃,每日不单是要吃饱吃好,更重要的是要吃出健康,吃得开心。”车道平说。

“物质生活丰富了,人不能闲着。”许多老人更加注重精神生活,上老年大学“充电”。杜文学和老伴季桂兰退休后,常常参加社区特色文艺队练大合唱,到老年大学练毛笔字,修身养性,平凡的日子简单又幸福。

郑州打拼有成就

开放包容的郑州,为许多外来务工者提供了机遇。靠着勤劳的双手和智慧,他们由“郑漂”成为郑州的市民,感受着改革发展的新变化、新成果。

家住北环四月天社区的朱平感叹来郑州打拼来对了:敢拼才会赢!朱平老家在洛阳洛宁县城,1994年考入郑州一所大学,毕业后在郑州服装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如今,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与丈夫在郑州共同经营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她感慨地说:“我是1996年大学毕业的,当年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今天的我会在省会城市立足,成家立业,有房有车,像做梦一样,这些都实现了。”

念旧的朱平,每次自驾私家车从母校门前掠过,总会想起自己奋斗的这些年。她说,眼前所拥有的一切,离不开自己多年的拼搏奋斗,更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惠民好政策!朱平感慨地说,自己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赶上了郑州发展的“黄金期”。

朱平说,每年寒暑假,她一家四口都会自驾游,遍访祖国风景名胜。正计划明年“周游列国”,到国外转转。

看病就医更方便

改革开放40年,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所缓解。医疗设备更先进,医疗条件也得到改善。作为一名基层医院的医生唐伟凤感触颇深。

“刚参加工作时,我们医院还是个二层小楼,职工少、设备少,服务仅限小病小灾。现在,医院异地新建,升级为二甲医院,医院彩超设备增加到了10台。”惠济区人民医院新院区29年医龄的老医生唐伟凤说。

唐伟凤介绍,改革开放以前,惠济区只有一家老旧的区级小医院和两家简陋的乡级卫生院。而现在,各社区建成了卫生服务中心,古荥镇、花园口镇卫生院升级改造,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已经形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普通群众,市三院、惠仁医院、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等多个医疗卫生服务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老百姓“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目标初步实现,越来越感到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本报记者 孙志刚 党贺喜 栾月琳 王思俊 刘伟平 刘玉娟 郑磊 文

栾月琳 党贺喜 刘伟平 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