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6版:民生民情挂心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民生民情挂心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民生民情挂心头
越来越多人接受高等教育
医疗事业飞速发展让市民享有便捷医护
招聘会为求职者提供了多种就业机会

40年沧海桑田,40年万象更新。历史的进步,常常在回望与比较中更加明晰。

如果把40年改革开放浓缩成一首壮丽诗篇,民生必然是意蕴丰富的“题眼”;如果将40年风雨谱写成一曲时代华章,民生必然是最动人心魄的“旋律”;如果把改革开放描绘成一幅壮阔画卷,民生依然是最生动传神的“点睛之笔”。

就业、社保、教育、医疗……浓缩成沉甸甸的“民生”二字,改革开放40年,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是郑州市委、市政府发展过程中始终不变的“初心”。

就业:夯实民生之基

就业是民生之基!饭碗,是千家万户幸福生活的支点。

40年前,找个稳定的“铁饭碗”,几乎是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40年后,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自由择业的海洋中劈破斩浪、追逐梦想。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郑州市始终把城乡居民的“饭碗”问题当作重中之重。

为了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郑州市广开渠道,针对不同的困难群体,开出不同的“药方”:

针对“4050”人员,大力开拓公益性岗位、提高再就业各项社保补贴;

针对高校毕业生,启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提高就业见习补贴,发放求职补贴;

针对农村劳动力,启动“春风行动”,严打人力资源市场违规。

无论哪类就业群体,没有一技之长,就意味着就业难。为此,我市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促就业的重要环节:免费培训就业困难群体;鼓励职业技能院校定向培训;农村劳动力享受职业技能培训“一条龙”,不断提高求职者的就业技能……

有的放矢的就业扶持政策,有效促进了就业再就业。 统计显示,2002年至今,全市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13.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7.95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6.1亿元,累计带动就业39.1万人。

教育:推进“优质均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的水平决定着经济社会走向,也决定着城市未来的竞争力。改革开放40年来,郑州的教育事业发展为这座城市的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为这座城市的气质塑造增色添彩。

办教育,离不开“真金白银”投入。统计显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的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全市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由1978年的1396.2万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1758950万元,增长1259.8倍,年平均增长20.1%。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市教育规模也飞速扩大。

为了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郑州市不断优化调整教育扶持政策。1986年,郑州市开始实施义务教育;2002年,省会全面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目标,当年适龄儿童入学率100%;2008年起,郑州市义务教育进入免费时代。截至2017年末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一直保持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32.6%。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学位需求激增,供给与需求的矛盾逐渐凸显,同时二孩政策的放开、普及高中段教育的提出,都给郑州教育发展带来“新课题”。而对于老百姓而言,不仅希望孩子“有学上”,更盼“好上学”“上好学”。

市委、市政府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优化调整教育结构,推进教育均衡——自2010年起,市政府连续九年将市区中小学校建设列入民生实事强力推进。2013年至2017年,郑州市区共投资107.9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74所。今年,全市又安排资金38.65亿元,计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38所,以缓解入学压力,全力保障入学需求。

社保:织就“安心网”

40年前,“社保”对人们来说,是一个从未听说过的新名词,40年后,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以及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却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社会保险成为托起民生保障的安全网。

改革开放40年来,省会郑州不断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织牢社保安全网。

8月3日,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待遇今年平均上调5%的消息传来。家住红专路11号院的陈奶奶喜上眉梢:“我跟老头子算了算,这是俺俩连着第14次养老金上调,我的退休金从最早的600多元涨到现在的2800元,他从900多元涨到3300元,调整完,俺俩一个月又能多领近300元,衣食无忧。”

陈奶奶老两口晚年无忧的生活,只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建立健全社保制度的一个缩影。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劳动关系,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改革,郑州1986年率先建立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失(待)业保险制度,1997年建立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制度,2001年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2年又建立了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制度,标志着我市的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初步完成,社会保险事业从此进入了快车道。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全市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也在稳步推进,并在2017年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至此,我市在社会保险制度上实现了政策全覆盖。

医疗:让市民“病有所医”

从最初看病的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血气分析仪、四维彩超、螺旋CT”等先进医疗设备;从市民患病找医生,到享受签约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从看病远、看病难到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40年点滴变化,见证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飞速发展。

“改革开放前,人们去看病,需要跑几里地,医疗条件也比较差。现在生病了,一个电话医生就能上门,就像是家庭医生一样。” 今年78岁的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陈先生的话,道出了郑州医疗卫生事业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绿城的大街小巷,有这样一道流动的风景——统一着装、统一配备的医生和护士们,穿梭于每一个社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郑州片医”,也就是陈先生说的家庭医生。从2008年开始试点,到2011年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并向农村延伸,“郑州片医”迅速成为全国卫生系统的一面耀眼旗帜。

“郑州片医”模式通过对基层公立医院、企事业职工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进行改造、转型和向社会公开招标等多种途径,基本完成了郑州市城区和农村的卫生服务网络的构建,中心城区打造15分钟就医圈。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是片医服务的深化和提升,即在原有片医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医疗、健康管理、转诊服务、日间照料及个性化服务等内容。根据相关工作安排,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实现签约服务全覆盖,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家庭医生。

伴随着一项项民生新政不断涌现,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改革开放40年,人民生活实现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跨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本报记者 王红 文 丁友明 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