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十年创卫树标杆 健康建设奋争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十年创卫树标杆 健康建设奋争先
—改革开放40年郑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回眸
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
全城清洁日活动中,市民积极行动清洁家园
“同参与 共分享‘郑’前行”广场宣传活动
爱国卫生讲师团成立

把一个“风沙城”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进而跻身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开启国家卫生城市的升级版—健康城市建设。改革开放40年来,郑州市爱国卫生工作坚持与时代同频共振,以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履职尽责、奋发有为、克难攻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组织建设、健康教育、农村改水改厕、病媒生物防制和创建卫生城市各项工作位于中部六省省会第一、全国前列,形成了爱国卫生工作的郑州模式,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环境支撑。

乘势而上

改善环境惠民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郑州市黄土裸露多、马路市场多、占道经营多,基础设施薄弱,导致环境卫生脏乱差,“四害”密度超标,一度在全国城市卫生检查评比中排倒数第五名,治理“脏乱差”成为群众的迫切需要。

乘着党中央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存条件的东风,市爱卫办以解决“三多”为重点,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市区道路两侧及居民社区内的黄土裸露进行硬化、绿化,对全市200余个马路市场按照退路进店、还路与民的总方针全部予以取缔。对大街小巷和居民区10多万处违章搭建予以拆除。在此基础上,坚持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异地补绿和及时植绿的原则,兴建了一大批街头游园;开展楼顶、立面、门头整治和亮化美化工作;持续不断清理小广告和卫生死角;集中整治铁路沿线、明沟、河渠以及城乡接合部、出入市口和城中村环境卫生;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市容管理投入;坚持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的原则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冬春季灭鼠和夏秋季杀灭蚊蝇、蟑螂活动,率先在全省实现了灭鼠一役达标,随后又先后实现灭蟑螂和灭蚊蝇工作达标。

经过艰苦努力,郑州市在第二次全国城市卫生检查评比中退出后十名,在第三、第四次检查评比中跻身先进城市,环境卫生面貌实现了质的跨越。

十年创卫 中部省会树标杆

1995年,郑州市正式提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此后,以市爱卫办为牵头单位,十年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推进创建工作开展,创下了“风沙城”变“卫生城”的创建奇迹。

不断完善健全爱国卫生工作地方性法律法规。先后出台《郑州市除四害管理办法》《郑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条例》等,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改善市容卫生环境提供了政策依据。

坚持以宣传发动为先导。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期间,成立了市属新闻媒体新闻宣传曝光组,坚持在媒体开辟创建专栏和曝光台,常年坚持不懈宣传爱国卫生及创建工作动态,激励先进典型,鞭策批评落后。此外,还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各居民社区广泛开展宣传,设立健康教育专栏10000余块,普及卫生防病科学知识,并每季度更换内容。在每年4月全国爱国卫生月活动、4月7日世界卫生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坚持开展全市范围的广场宣传活动。

坚持市长周末查卫生制度。每周末市长检查之前,市爱卫办先制定好路线,选择五到六个“脏乱差”的点,通常是责任单位不明晰或责任单位资金缺乏的部位。现场查看后,市长现场拍板,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到期不整改的,由市属新闻媒体公开曝光,再不解决的,由市爱卫办挂黄旗、黑旗。市长查卫生制度,在特定的时期,对推动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坚持开展创建杯检查评比,对全市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和各乡镇办事处进行周检查、月通报、季表彰,颁发季度流动红旗和黑旗,年底决出创建金银铜杯,表彰先进,鞭策后进。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水平。全面改革环卫管理体制,主次干道基本达到了国标一、二级标准,支路和背街小巷实现了干净卫生;实施金水河改造和绿化,东风渠、熊儿河、七里河截污、绿化,规划建成一批广场、公园、游园、公共绿地;全面实施路灯照明升级改造和夜景照明工程;对一大批主要道路(段)实施升级改造;新建或改造公厕;建成垃圾发电厂、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

狠抓“五小”、集贸市场、城中村及城乡接合部、背街小巷、铁路沿线、社区卫生等6项整治。2005年,共整治“五小”门店1.3万家,对90个集贸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使全市141个城中村、66个出入市口达到了“路平、灯明、水通、安全、卫生”标准,对城区背街小巷实施改造,对铁路沿线清理垃圾35万立方米,新植绿化57万平方米。

大力推广病媒生物防制市场化。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在市、区两级负责管辖的河渠、道路、公园、游园、广场和无主管三类居民社区全部实行了病媒生物防制市场化服务,不少社会单位也逐渐开始购买病媒生物防制的市场化服务。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有效控制了病媒生物密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积极推进农村改水改厕。通过资金奖补等方式,推动农村改水改厕,在农户中大力推广双瓮漏斗式卫生厕所,全面取缔农村公共旱厕,建设水冲式卫生厕所和三格化粪池式卫生厕所,农村改厕工作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十年磨一剑,百炼终成钢。2006年4月19日,郑州市被全国爱卫办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成为国家卫生城市新标准颁布后首个被命名的城市。郑州市创卫成功之后,天津、长春、西安、江西、长沙、宜春等百余城市近2000人纷纷前来考察学习,全国爱卫办组织的创卫培训班在郑州举行,郑州在中部地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方面的“标杆”地位逐步显现。

截至目前,郑州市已连续三次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届满复审。全市范围内已经创建成国家卫生城市6个、国家卫生县城1个、国家卫生镇19个;创建成省级卫生先进单位244个、省级卫生居民小区62个;创建成市级卫生单位243个、市级卫生居民小区119个。通过创建,城市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美誉度不断增长,市民满意度不断提高。

续写辉煌 健康郑州再出发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人民群众对城市环境的追求也从干净卫生上升到健康。

健康城市建设作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抓手,作为国家卫生城市的升级版、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要载体,上升为国家战略。

市爱卫办紧扣时代发展新要求,瞄准新目标,采取新措施,积极在健康城市建设工作中奋勇争先,打造郑州模式。

2016年11月,郑州市被纳入全国健康城市建设38个试点城市之一,正式启动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建设。

两年来,市爱卫办持续深入开展“全城清洁行动”“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全面推进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2017年,全市爱国卫生工作取得丰硕成果,7项治理工作综合整改达标率97.6%,以较高成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2018年,继续突出重点,在持续深入开展好“全城清洁行动”“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基础上,努力创建健康环境、塑造健康文化、培育健康人群、把健康贯穿到所有政策中。扎实开展健康细胞创建、健康郑州宣传活动,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形成了共建格局,壮大了“健康细胞”,夯实了健康郑州建设的基础。

出台《郑州市健康城市建设三年规划(2018—2020年)》,为健康城市建设提供了遵循,勾划了蓝图,明确了目标和措施。

不断健全健康城市组织队伍建设。2018年3月,新组建了市直机关爱卫会,市、区两级专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增至300余人,市直各部门和各乡镇办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达1000余人,保障了爱国卫生组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空档和死角,实现了市域爱国卫生工作全覆盖,有力保障了爱国卫生和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增加健康城市建设投入,建立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机制。2018年2月,市政府印发《郑州市卫生城市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建立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检查考评机制,为进一步加大在城市建设和卫生管理中的投入提供了制度保障。依据该办法,爱国卫生工作各项投入大幅增长,工作经费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每年人均3个0.1元,增加至每年人均10元。爱国卫生金银铜杯奖金由过去的5万元、3万元、2万元,提升至100万元、80万元、50万元,季度流动红旗奖金由过去的1万元,提升至10万元。对新创建成的健康单位奖励10万元,对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的市和镇各奖励50万元和30万元。

坚持卫生检查评比和财政扣款。环境卫生是健康城市的基本要求。针对环境卫生动态性强、易反弹的特点,市爱卫办坚持不懈开展卫生检查,每月对各县(市)区及所属各乡镇办事处、市直各部门进行检查评比并排名通报,每季度颁发流动红旗和黑旗,奖励先进,鞭策后进。根据《郑州市卫生城市管理办法》,持续开展全市城乡卫生检查,发现卫生基础设施不健全、垃圾积存和卫生死角,对责任单位实施政府财政扣款。仅2017年,就对相关单位实行财政扣款9579万元。卫生检查评比和财政扣款有力促进了爱国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使郑州市的爱国卫生工作走上了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为营造健康环境,促进健康城市建设奠定了环境基础。

把宣传作为健康城市建设的特色,精心组织实施。充分利用网络宣传,建立了爱国卫生微信群,开通了微博,利用新媒体宣传爱国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组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专家组,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工作业务知识培训,目前已开展培训109场,培训基层业务骨干14000余名。

因地制宜推进特色活动开展。围绕郑州市健康城市建设,在全国首创了“同参与 共分享健康城市建设‘郑’前行”巡回演讲活动,从2018年3月命名的13家健康示范单位中筛选出善于宣讲的人员,组建了郑州市健康城市建设巡回演讲团,深入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开展巡回演讲,传播各健康示范单位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2018年5月以来,共开展巡讲活动40余场次,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引导全市更多社会“细胞”参与到健康城市建设中。同时,在《郑州日报》、郑州广播电台和郑州电视台同步开辟《同参与 共分享——建设健康城市“郑”前行》大型专栏、专题、专版,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宣传和健康城市建设宣传工作,为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健康城市建设营造了浓厚氛围。

截至目前,今年新获命名的健康单位有望达到148家,另有70余家单位积极申报建设市级健康单位。通过健康单位建设,各单位健康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更加注重打造健康环境,提供健康服务,在制定各项政策时更加凸显健康优先,环境污染、公共服务不足、饮水和食品安全问题、慢性病高发、精神压力增大等影响健康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改善,职工和群众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不断提升。按照目标,到2020年,郑州城区学校基本建成健康学校,城区内医院基本建成健康医院,40%以上的社区建成健康社区,3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健康村。

40年风雨兼程,再出发使命在肩。市爱卫办将继续在改革中奋进,在创新中前行,推动全市上下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提高健康素养,促进人群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为确保郑州市2020年建成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让市民群众在健康方面有更多获得感而不懈努力!

张中建 裴其娟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