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3版:要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据新华社银川12月22日电(记者 刘海)刚从北京载誉归来,64岁的王有德来不及休整,直奔他心心念念的马鞍山荒滩整治现场察看作业情况。 “获得这么高规格的荣誉,是对宁夏治沙事业的肯定;是荣誉,更是动力!”王有德说,“虽然已经退休了,我还要继续坚持防沙治沙,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王有德与沙漠的抗争早在40多年前就开始了。 王有德的家乡在灵武市马家滩,毛乌素沙漠东南边缘。幼年时,他眼睁睁看着风沙一次又一次灌满了窑洞,十几年里,20多个村子、3万多人被迫迁移…… 1976年,王有德进入林业系统工作;1985年,他出任白芨滩林场副场长,开始带领职工与沙漠展开一场艰苦卓绝的搏斗。 通过多年改革创新,他带领职工成功推广了草方格治沙、乔灌草结合的精准造林技术,探索建立了“宽林带、多网络、多树种、高密度、乔灌混交”的防沙治沙模式,实现了“沙漠绿、场子活、职工富”的奋斗目标,为全国防沙治沙提供了宝贵经验。 2014年,退休后的王有德发起成立了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在新的“主战场”继续拼搏。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