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通信方式变迁亲历记
九天风露一时清(书法) 窦效民
葱花面
记得你生日的人
米颠拜石图(国画) 贾发军
《双生梦》 : 鲁奖得主晓航科幻小说集
新年心语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葱花面

♣ 刘文方

忽然间,想起小时候妈妈做的手工葱花汤面条来。想起它,就想起了家乡的味道,想起它,就想起了浓浓的乡情,想起它,就想起了那段艰苦而又难忘的岁月,想起它,一股挥之不去的乡愁涤荡着三魂七魄,让人久久难以平静。

在河南农村乡下,晚上喝汤面条,几乎是约定俗成的规矩。晚饭后,人们见面问候的第一句话吃饭了没有,原话就是你喝汤了哞?傍晚时分,家家户户的家庭主妇从自家小菜园里薅两棵水灵灵、脆生生的小葱,回家淘洗干净,用菜刀切成小段状或者斜丝状放进碗内,撒上盐,用一双筷子从小油瓶里蘸一下,滴几滴小石头磨磨出的芝麻香油到碗里腌葱花。之后,拿着葫芦锯成的瓢穵来一瓢石磨面,倒进白洋瓷盆里均匀地撒上水,用手把面揉成块状,在大案板上撒上点面或玉米面当面补,把块状的面团缠在撒过面补的大擀杖上,双手用力在案板上擀了起来。各家各户土坯墙垒起来的厨房内 ,大擀杖擀面条的声音此起彼伏,构成了乡村傍晚特有的声调。等到擀到厚薄适宜,面饼瓷实劲道之时,抽出擀杖,把面饼叠成几折,拿起菜刀“咯噔、咯噔”地切成宽窄适中的面条,用手拿起切面饼时留下的一小截面条头,提起来抖擞开,撒上点面补,放到用高粱秆顶端结穗子处的秸秆做成的锅簰之上备用。有人这时已经把地锅里添上了水,在灶膛里放进了柴草,开始烧火了。几缕炊烟过后,地锅内就唱起了欢快的歌。烟雾缭绕中,手脚麻利的妈妈或者慈祥的奶奶端起锅簰,另一只手匀实地把面条倒进去锅内,等到水把面条顶起的时候,拿筷子把面条搅开,稍等片刻,把腌制好的葱花倒进锅内,一锅香喷喷的手工汤面条便做好了。

在一阵老大、老二、娃他爹的叫声中,晚上喝汤的时刻到了。离家老远,那股子香味就直钻进人们的口鼻,让人不由得加快了回家的步伐。一家子有老人家的或有劳力干活的通常要盛第一碗,然后依次类推,做面条的往往就排到了最后,盛上一碗稀汤寡水的面条,哧溜哧溜地喝了起来。

在那些日子,晚上喝白面面条也不是天天有的事。最初,还是用黄豆面或者红薯面做成的面条。清楚地记得,那时候,喝碗白面做成的葱花面条就是家里有病号和有人过生日时烧的“小汤”(开小灶),平常那可是奢侈的饭呢!所以,吃饭时,孩子们总是想抢着用那个腌制葱花的碗盛饭,以享用到更多的滋味。

慢慢地日子好过了,手擀面条成了家常便饭,并且吃上了鸡蛋面、肉丝面等。渐渐地纯手工葱花面被人工手摇的面条机轧制的面条所代替。没过几年,家家的面条机改造成了电动的机器,慢慢地,这些都成了家里的老古董。

现在,晚上还变着花样吃面条,但再也找不回记忆中故乡那大擀杖擀面条的情景,更寻不到那几根青葱花,几滴小磨油热腾腾、香喷喷的味道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