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 上一版3 | ![]() |
|
||||||||||||||||||||
|
||||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记者 孙奕 马卓言)从外交部法律顾问,到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工作组成员,再到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主席、国际法院院长,九旬老人史久镛曾多次见证历史,“学法报国”和“秉持正义”是他的座右铭。 20世纪80年代,中英双方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英方主张的表述是‘放弃’涉及香港问题的《南京条约》等三个条约。但中国政府认为,条约根本是非法、无效的。香港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一直对香港拥有主权,中方从来不承认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史久镛说。 在中英联合声明中,中方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方明确表明届时“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 “香港要继续保持自由港的优势。同时还需考虑到中国‘复关’‘入世’谈判的复杂艰巨性。”作为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法律顾问,史久镛力陈应使香港先以中国香港单独关税区名义参加关贸总协定的意见,最终被决策部门采纳。 2003年,史久镛当选国际法院院长,成为该院首位中国籍院长。 2010年,当史久镛从国际法院卸任之际,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评价他“致力发挥国际法院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领域的角色”,工作“令人钦佩”。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