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追梦 河之南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听政协委员畅述心声
紧贴百姓关切 汇聚民声民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紧贴百姓关切 汇聚民声民智

(上接一版)“今日的郑州,肩负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使命,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等十几个国家级战略平台,从河之洲畔的商都,一跃站在了我国城镇体系建设的塔尖。”孙先科告诉记者,2017年,经市委同意,郑州师范学院成立了国内首个研究国家中心城市发展问题的智库机构——国家中心城市研究院。2018年,郑州师范学院牵头组织,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9个国家中心城市的30多家科研机构、5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研创出版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报告(2018)》蓝皮书,这是全国第一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蓝皮书。随后,蓝皮书英文版相继出版,目的就是讲述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多地了解正在崛起的中国以及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和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国家中心城市的状况。

孙先科说,创研蓝皮书就是要回应社会的关切,因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部署,中央前后批复了9个城市,社会上有很多的疑问,比如国家中心城市的标准是什么?建设任务是什么?在这些方面,蓝皮书回应了社会的关切,同时非常有意义价值的是它首次提出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指数。今后,国家中心城市研究院每年都会向省内外公开发布一批重点课题,并且不定时地召开一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研讨会,回应社会关切。

打通农业科技入户“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我省在新型农民培育方面做了很多努力,过去5年累计培育各类新型职业农民31.68万人,成效显著。但还是与广大农民对打通农业科技入户‘最后一公里’的迫切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省人大代表、中牟县姚家镇春岗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峰建议,要进一步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李峰认为,要从优选培训对象,加强有序规范管理,加大政策扶持三个方面入手。出台政策围绕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围绕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人员为重点培育对象,强化技能培训,重视素质提升,大力培育以生产经营型为主、兼顾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让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的农民优先接受培育。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教育培训,开通新型职业农民网络课堂。

同时,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对符合知识技能水平、产业发展规模、生产经营效益、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认定条件的,颁发统一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对已经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行定期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应按规定程序予以退出并不再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李峰建议,鼓励涉农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积极提供技术指导服务,推动新品种、新技术率先在新型职业农民身上实现转化和应用。研究制定农业金融扶持政策,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完善小额贷款机制,解决农业生产季节性资金短缺问题。

关注老人精神生活实现健康老龄化

“因为从事养老工作,我最关注的是养老事业的发展和提高老年人生活方面的事。”省人大代表、河南爱馨养老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豆雨霞说。

豆雨霞表示,养老不仅要解决老人衣食住行的基础问题,更要关注老人精神世界,希望政府能够积极倡导,并拨付专项资金,用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更多的老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避免成为“边缘人”。

豆雨霞说,河南省2018年投入了3个多亿,用来推进社区居家养老硬件的提升,应该说硬件已经有了,接下来就是软件方面的建设。软件也更重要,这是养老观念和传统思维模式转变的问题,希望政府利用社区平台,加强对中老年人的成年教育,让更多的人理解并接受居家养老,同时,促进邻里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守望,参与社会,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养老事业,但我认为从事养老事业的人还存在两极分化。具体来说,一种是有资金有实力的人,不太明确养老服务到底怎么做,一种是有从业经验的人,但苦于资金实力不足,缺乏发展后劲,如果普惠型养老事业能够更加普及,才能真正达到全民参与的目标。”豆雨霞还希望政府能够更加重视普惠型养老事业。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