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将冬天的谣言一网打尽
赵树理“折磨”年轻人
五类人不适合吃三七粉
沉睡摇蚊的生存智慧
李时珍出书到底有多难
售出二十栋尾房
无症状房颤更危险
哪首诗是唐诗压轴之作
找准病因根治慢性咳嗽
牙齿上的独特信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赵树理“折磨”年轻人

郝金红

解放战争时期,陈登科写了一篇小说《活人塘》,行军时一直把它带在身边。

新中国成立后,陈登科一次到北京出差,时间有半年之久。他听说著名作家赵树理是文联副主席,就带着《活人塘》前去拜访,请赵树理为自己的处女作把脉。赵树理接过手稿,足足看了十来分钟,然后轻轻皱了一下眉头说:“稿子你留下,你再留个电话给我,到时候我通知你来取稿。”陈登科见赵树理答应为自己看稿,既意外又激动,当即留下了联络方式后,告别了赵树理。

陈登科在招待所里一直等赵树理的电话,但一个星期过去了,未见音讯。陈登科等不下去了,就直接去找赵树理,见面就问:“赵主席,我的那篇稿子您看了吗? ”赵树理缓缓说道:“正在看,那是个长篇,需要时间,你不要着急啊。”陈登科不好说什么,只好作别。

后来的时间里,赵树理从未主动联系过陈登科,反倒是陈登科连续跑了赵树理的办公室十来趟,每次赵树理都说“不要着急啊”。到了第十次的时候,赵树理终于拿出了那本手稿,告诉陈登科:“你这部小说好长哦,我足足看了一个月呢。 ”陈登科看到每页上都用红笔做了圈圈点点。

陈登科跑了赵树理办公室十趟取稿的事,在北京市文联不胫而走。一天在食堂吃午饭时,一位同事开玩笑地问赵树理:“老赵,你给人改稿子,让人家跑了十趟,这不是折磨人吗? ”赵树理点点头:“你说到点子上了,我就是要‘折磨折磨’他。”同事惊讶地放下筷子:“老赵,你这何必呢?年轻人写点东西不容易呀。”赵树理也放下筷子说道:“正是因为他年轻,写文章不容易,我才要让他多跑几趟。你想啊,一位年轻人写出了一部长篇,肯定有些心高气傲,我让他多跑几趟,他就会想,是不是我的文章还有很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呢?这样一思考,他就会谨慎对待自己的作品,不会急于求成,才会在思考中不断完善,你说是不?”

后来,经赵树理的推荐,陈登科的这篇《活人塘》成功发表。在一次文艺座谈会上,陈登科深有感触地说:“没有赵老师,就没有我的处女作。他让我跑了十趟办公室,看似‘折磨’,实则是对一位年轻人的警醒与关爱。”

摘自《杂文选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