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郑风 上一版3
冬天的麦地
跃(国画) 吕红梅
白 草
赶年集
山里老人(油画) 左国顺
《山林》:用生命记录长白山原始森林
回家过年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一句话,一个人,一段历史,一束思想,一种文化,一个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

—— 《廉语金典》

【原典】吏,忠正奉法者尊其位,廉洁爱人者厚其禄。——西周 姜尚 见《六韬·文韬·盈虚》

【注译】官吏,忠诚正直奉行法令的就升迁他的爵位,清正廉洁仁义爱人的就增加他的俸禄。

【解读】姜尚,即姜子牙,也称姜太公,是西周开国之君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军师,西周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更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尊为“百家宗师”。姜尚因其祖先曾被封在吕地,故又称吕尚。他因家贫,为维持生计,年轻时曾在朝歌城里宰牛卖肉当屠夫,也曾在盟津开过酒店。虽然他满腹经纶、才华出众,但在商朝却怀才不遇。他已年过六十,满头白发,阅历过人,仍在寻机施展才能与抱负。他听到“西伯”周文王正在广求贤良,于是便在岐山西南渭水的一条叫兹泉水的源头凡谷用直钩钓鱼,引人注意。文王出猎,路遇姜尚,谈得十分投机。文王大喜,说:“我先君太公早就盼望有贤人来辅佐,您大概就是我先君太公盼望已久的贤人吧!”因此便称他为太公望,拜为军师。姜太公替文王谋划了许多军国大计,史称“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周文王在姜太公的谋划下,使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都大大增强。文王病死,姜太公又辅佐文王之子武王,被尊称为“师尚父”。姜太公辅佐周武王继续加强周国力量,争取各方诸侯,为最后灭商选择了战机,发动了伐纣之战。牧野之战,耄耋之年的姜子牙牵着狗、架着鹰率先在前面挑战,鼓舞士气,最后军队攻入商都,推翻商朝。由于姜尚灭商有功,被周朝分封在齐,成为历史上齐国的祖先。

《六韬》传为姜尚所著,概后人所托。全书六卷:文韬,论治国用人的韬略;武韬,讲用兵的韬略;龙韬,论军事组织;虎韬,论战争环境以及武器与布阵;豹韬,论战术;犬韬,论军队的指挥训练。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写,重点体现姜尚的思想和谋略。此外还有一本书叫《三略》原称《黄石公三略》,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与《六韬》齐名。后世将二者并称《六韬三略》。

姜尚在帮助周文王、周武王推翻商纣王的残暴统治、建立西周政权的过程中,深知统治者的贪淫腐败之风是亡国要因,因此极力倡导清正廉明的风气。

——对于百姓,要“尊民、爱民、顺民、养民”。首先尊民。“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六韬·文韬·文师》)姜太公最清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翻商纣王暴政的最大功臣,理应得到最高尊重。“敬其众,合其亲”,就是尊重民意,团结宗亲。“敬其众则和,合其亲则喜,是谓仁义之纪”。尊重民意就能得到人民拥护;团结宗亲就能得到他们的爱戴。“无取于民者,取民者也;无取于国者,取国者也;无取于天下者,取天下者也。无取民者,民利之;无取国者,国利之;无取天下者,天下利之。故道在不可见,事在不可闻,胜在不可知。”解释一下,不掠夺人民利益的,可以取得人民的拥护;不掠夺别国利益的,可以取得别国的拥护;不掠夺天下利益的,可以取得天下的拥护。不掠夺人民利益的人,人民归向你,这是人民给你的利益;不掠夺别国利益的,别国归向你,这是别国给你的利益;不掠夺天下利益的,天下人归向你,这是天下人给你的利益。所以这种方法妙在使人不可见,事机秘密妙在使人不可闻,胜利妙在使人不可知。其次爱民。在《六韬·文韬·国务》指出:“为国之大务,爱民而已”。还指出:“故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诸身,赋敛如取于己,此爱民之道也。”意思是说,善于主持国政的人,治理百姓就如同父母疼爱自己的子女,就像兄长爱护自己的弟弟,见他们饥寒就为他们忧愁,见他们劳苦就为他们悲伤。给予他们赏罚就如同加在自己身上,征收赋税就如同拿走自己财富,这就是爱民的道理。第三顺民。“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三略·上略》)意思是说,作为统治者,要与广大民众同呼吸共命运,做事要符合广大民众的心愿。与人民群众有共同的愿望和厌恶,就没有成功不了的事业和克服不了的困难。国家安定家庭安宁,是因为得到民众的支持;国家灭亡家庭破败,是因为失去了民众的拥护。第四养民。“太公曰:利而无害,成而无败,生而无杀,与而无夺,反而无苦,喜而无怒。” (《六韬·文韬·国务》)“天下者,务家桑,不夺其时。薄赋敛,不匮其财。罕徭役,不使其劳。”(《三略·上略》)“存养天下之鳏、寡、孤、独,赈赡祸亡之家。”(《六韬·文韬· 盈虚》)意思是说,平民百姓,务家种桑,不要耽误他们的农时。要薄赋敛,不让他们财物匮乏。要少派徭役,不让他们过于劳苦。要收养天下的鳏、寡、孤、独者,要救济和赡养家中遭祸亡命的人。

——对于帝王本身,要“削心约志,从事乎无为”。君主要安详稳健而气质宁静,要柔和有节而胸有成竹,要善于与臣民协商问题而不固执己见,对人要谦虚而无私,处事要公正而不偏。要“勿妄而许,勿逆而拒。许之则失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止,不可极也;深渊度之,不可测也。神明之德,正静其极。”意思是说,不要轻率接受,不要简单拒绝。轻率接受,容易丧失主见;反面拒绝,容易闭塞言路。君主要像高山那样,使人仰慕效法,要像深渊那样,使人莫测其深。英明正确,镇静公正,就是准则。还强调统治者“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辏并进,则明不蔽矣。”这几句的意思是,眼睛贵在能看清事物,耳朵贵在能听到消息。头脑贵在能考虑周详。如能使天下人的眼睛都去看,就没有看不见的事物;使天下人的耳朵都去听,就没有听不到的消息;使天下人的心思都去考虑,就没有考虑不周的事情。四面八方的情况都汇集到君主那里,君主自然就能洞察一切而不受蒙蔽了。

5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