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密向创建国家生态城迈进
巩义市鲁庄镇获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
万邦物流园区附近交通管制
昨日 患重病的陈师傅被感动了
“三下乡”拉开帷幕 暖心服务送乡邻
管城区集中销毁假冒伪劣物品
社区为50年以上党龄党员发放纪念品
欣赏老物件 回首那些峥嵘岁月
新春送温暖 情暖居民心
办起农家乐 农家乐开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办起农家乐 农家乐开怀

本报记者 谢庆 通讯员 赵红光 文/图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句话用在李文献身上最合适。李文献今年45岁,家住巩义市小关镇南岭新村虎脑第十二组。2009年一场意外的车祸使他腿部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为了看病,他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要供三个孩子上学,赡养年迈的父亲,这对于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整个家庭的生计,全部落在妻子张秋兰一人身上,家里常常是入不敷出,生活十分艰难。

2015年,李文献被识别为南岭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戴着贫困户这顶帽子不是光荣,我一定要想办法尽快摆脱贫穷。”李文献这样说。2016年3月,他想依托南岭村的自然资源以及自身会做饭、房子临路的优势,拆掉老房子,开办农家乐。改造和启动资金需20多万,向谁借?谁肯借?知道李文献有此想法后,帮扶责任人和村脱贫责任组领导高度重视,镇村金融服务部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对接考察办理,通过“户贷户用”信贷资金,政府贴息贷款20万元。

贷款资金到位后,帮扶责任人又帮助聘请专业的工程师为他设计农家乐的图纸,配齐了餐桌、椅子、床、柜子等必需品。终于,在当年的8月份,农家乐顺利完工,被命名为“九号客栈”。

“九号客栈”开业之初,李文献整天都想着如何打出特色招牌,增加收入。他结合家庭情况,发挥山区优势,因地制宜,饲养家禽,酿造柿子醋,并到山上采摘野菜,精心制作橡子凉粉等,用山区特色吸引游客。一段时间后,农家乐的特色招牌卓有成效,客流量大增,他的收入也稳步提高,2017年农家乐收入达到7.6万元,家庭收入达到85450元,人均纯收入17090元。2018年农家乐收入更是超过20万元,实现稳定脱贫,迈向小康生活。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众乡邻。脱贫致富后的李文献,不忘党恩,积极参加各项扶贫活动,让自己的农家乐与部分贫困户签订农产品收购协议,并让家庭有困难的乡亲到农家乐打工,带动周围的贫困户走向脱贫道路。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