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去年中欧班列(郑州)开行688班
党纪处分决定应按规定宣布和执行
市政协召开十四届 四次主席会议
一座年轻城市的“成人礼”
深入推进“路长制” 市容市貌大提升
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座年轻城市的“成人礼”

(上接一版)中国“一带一路”最具开发潜力城市排行榜,郑州位居第二,仅次于香港。加快口岸经济发展,让“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地位更突出,是郑州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除此之外,郑州还应增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合作交流,为开放经济打“补丁”。以上汽乘用车第三工厂落户郑州为例,第一期“60万辆整车项目”,按每辆车15万元价格计算,年产值就高达900亿元,几乎是河南GDP的2%。在“高铁时代”呼啸而至、临空经济和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下,地理距离已不再是发展突出障碍,郑州能够与卢森堡实现强联系,也同样有实力实现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强联系,甚至带动中原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扩“体量”、升“能级”,当好省内兄弟城市“带头大哥”,发挥“强省会”辐射带动作用。当前,“强省会战略”已成为中西部各省的集体路径选择,与一些兄弟省会相比,郑州的城市首位度并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座城市还“年轻”,而各种资本要素的集聚需要长期过程。“年轻”意味着后发优势,把握窗口期红利,进一步提升城市首位度,实现由“弱核”到“强核”的转变,郑州机遇大于挑战。“强省会”的目的绝非一城独大、“单核突进”,而是以拉动省内其他城市协同发展为最终目标。中心城市在成长到一定规模之后,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会明显增强,经济学称之为涓滴效应。郑州城区面积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最小,让涓滴效应加速释放,就要进一步扩充城市体量,加快郑州大都市区建设,同时增强郑州交通枢纽和载体平台作用,充分发挥地缘优势,让分享经济、总部经济、流量经济奔涌向前,引领中原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增“内涵”、强“心智”,以城市自身的均衡发展,为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国经济“南强北弱”特征明显,17座“万亿俱乐部”城市中,北方城市只有4个;从环境保护来看,与胡焕庸线垂直距离越短的右侧区域,生态承载力往往也越弱。郑州作为一座与胡焕庸线距离相对较短的北方城市,发展越均衡、越健康,越能增强集聚力,带动经济重心北移,生态绿线西扩,为“协调东中西、平衡南北方”提供更大支撑,而这也是中央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实现经济与环保比翼齐飞,补齐科技创新短板,打造城市文化软实力,以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在教育、医疗、消费领域,在绿色技术、水系再造、污染防治等方面增强城市宜居水平和综合承载力……郑州仍需不断提升城市“内涵”,以更加成熟的气质在城市竞争中尽展风流。

年轻,意味着无限可能。时光留下了郑州“青葱亮丽”的身影,也必将刻录这座城市更加“成熟美满”的未来!(夏远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