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2019 郑州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9 努力奔跑让龙头高高扬起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2019 努力奔跑让龙头高高扬起来
——政府工作报告摘编(三)

2月21日,郑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市长王新伟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2019

工作部署

紧盯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总目标,紧紧围绕“让郑州这个龙头高高扬起来”新要求,加快“一中枢一门户三中心”建设,突出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十大重点工作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国家新的经济增长中心

关键词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推动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促进土地、资本、人才等要素向优质企业、新兴产业流动。提升产业链水平,加快构建以信息、技术、知识、人才等要素为支撑的竞争新优势,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水平。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畅通经济循环。

关键词

牢牢扭住稳增长基本要求

突出强投资,坚持民间投资和政府投资“两手抓”,紧盯总投资2.13万亿元的910个省市重点项目,确保完成投资4600亿元以上,实施工业“1312”强投资计划。着力稳实体,积极扩需求,强力抓招商,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深度对接世界500强和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大力实施精准招商,定向引进一批建链、延链、强链、补链企业和项目。

关键词

全方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积极营造公平、透明、高效的普惠性市场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研究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关键词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为方向,一是强化智能制造引领,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积极推进5G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人工智能应用。二是推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加快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建设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服务,加快建立租购并举住房制度。三是促进都市现代农业增效,打造“一带四区五组团”格局,加快建设环城都市生态农业圈和沿黄生态涵养带。

关键词

用好资本市场金融活水

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基金和投融资担保专项资金作用,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用足用活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优化金融服务,打通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实施企业挂牌上市和并购重组提速计划,力争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公司达到220家。

关键词

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组团式发展,明晰发展定位,放大比较优势,彰显县域发展特色。扎实开展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支持各开发区、县(市)区培育1~3个主导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做大做优做强县域经济“单元格”。

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创业中心

关键词

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全力支持自创区发展,谋划建设自创区展示中心,积极打造中原科创谷、郑东新区科学谷、郑开双创走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建立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深入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关键词

扎实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全力推进6个国防科技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快开发和实施一批军民两用技术产品。依托新材料、精密机械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等军民融合重点领域,有效引导“民参军” “军转民”。加快建设河南郑州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基地(荥阳)、河南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巩义)、北斗产业园(高新区)。

关键词

加大“四个一批”培育力度

积极引进培育一批行业领域隐形冠军企业,力争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0家;持续推进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工程,加速布局市级创新平台;引进建立新型研发机构10家以上;积极打造国际人才新高地,大力实施“智汇郑州”人才工程,出台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加快推进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

关键词

强力打造“双创”升级版

探索实施顶尖人才“全权负责制”,落实科研人员发明成果转化创业、科技成果收益分配、股权期权激励等政策。高质量建设各级各类“双创”示范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创业孵化园等,支持社会力量多元建设创新创业综合体。力争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6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

着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

关键词

高标准建设重点片区

抓好中央文化区(CCD),加快CCD区域重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一批具有郑州特色的文化新地标。确保奥体中心、大剧院、新博物馆等项目建成投用,全面加快北部片区建设步伐。抓好四大历史文化片区,开工建设商都历史文化区公建类项目和商业文化片区,全力打造中原地区“城市会客厅”。四大片区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

关键词

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实施文化惠民、文化精品工程。积极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建设“绿城智慧书房”50处;推进县乡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新增分馆15个;组织好文化惠民项目。编制全域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总体规划,打造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新建生态保遗项目22个。郑州博物馆新馆和“两院”建成开放,三年内谋划建设各类博物馆100家以上。

关键词

培育文旅产业集群优势

加快“只有河南”主题演艺公园、宋城·黄帝千古情、银基佳宝乐园、列子小镇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文化传承保护创新,培育壮大文化消费市场。精心筹办己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加快建设中牟国际文化创意园区,依托华强中华复兴之路、电影小镇、海昌海洋公园等项目,全面打造“东方奥兰多”。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快进慢游新格局,力争跻身国内旅游城市第一方阵。

着力打造内捷外联“畅通郑州”,加快建设国际综合交通物流中枢

关键词

九大重点工程

一是抓好航空枢纽能级提升工程,以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战略规划获批为契机,加快推进机场三期工程建设,完善中央航站区布局,提升机务维修等配套能力,打造24小时内全球可达的航空服务体系。

二是抓好“米”字形高铁网实施,配合做好郑万、郑阜、郑济高铁和郑州南站建设,确保郑万一期、郑阜高铁年底前通车运营。

三是抓好铁路货运体系建设工程,持续推进占杨、薛店和上街铁路物流基地以及郑州南站高铁快运基地等工程建设,加快构建“1+2+N”铁路货运体系。

四是抓好“1+4”郑州大都市区交通构建工程,完善郑州与周边地市“3+3+4”快速交通系统,确保机场至南站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开工建设机登洛城际铁路,争取开工建设焦平高速(郑州段),加快连霍高速外移等工程前期工作。

五是抓好环城货运通道建设,推动107国道东移与四港联动大道连接线等6个项目完工。

六是抓好“米字+环线”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力争4月底前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获批,5号线5月份通车运营,市民文化服务区地下交通市政工程、2号线二期、城郊线二期等线路年底前投用;3号线一期、4号线等加快建设。

七是抓好城市路网建设工程,金水路西延、农业快速路铁路代建部分、四环线及大河路快速化高架主线等工程投用,开工建设紫荆山路—长江路综合立交等一批快速路工程,续建新建支线道路55条,基本消除三环内断头路。

八是抓好公交场站和公交专用道建设工程,积极发展“全域公交”,巩固提升“公交都市”创建成果。

九是抓好多式联运“一单制”工程,围绕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定位,提升公铁集疏、陆空衔接、铁海联运水平,研究建立“一单制”联运体系,构建一站托运、一次收费、一单到底的现代国际物流中心。

着力推动“五区联动”“四路协同”,加快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

关键词

全面提升“五区联动”优势

强化航空港实验区引领作用。开工机场三期北货运区,加快智能终端及新型显示、智能装备、生物医药、航空制造和服务、航空物流等产业发展。

高水平建设自贸区郑州片区。围绕“两体系一枢纽”定位,深入推进政务、金融、监管、法律、多式联运五大专项体系建设,力争256项改革创新任务和153项复制推广任务基本完成,持续推进申建自由贸易港。

全力支持自创区发展。深化管理体制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启动自创区核心区扩区工作。

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加快EWTO核心功能集聚区专项政策的制定落实,打造跨境电商零费区;积极申建跨境电商进口药品监管服务试点;反向复制1210进口模式,开行直飞欧美包机,举办第三届全球跨境电商大会。

加快国家大数据综试区建设。以龙子湖智慧岛为中心,辐射高新区、金水科教园区,力争入驻大数据企业300家以上、产值超过300亿元。

关键词

巩固扩大“四路协同”效应

推动“空中丝绸之路”强基扩面。加快组建本土客货运航空公司,推动国内外知名航空物流服务企业落地。深入实施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专项规划,推动第五航权业务开展,加快组建卢森堡合资货航公司。支持卢森堡货航开辟1~2条洲际货运航线,增加1~2个通航点。力争客运量突破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52万吨以上。

推动“陆上丝绸之路”扩线提量。开通经满洲里、绥芬河口岸线路,力争中欧班列(郑州)全年开行1300班以上。

推动“网上丝绸之路”便捷便利。完善跨境电商供应链体系,拓展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引进跨境电商大型平台类、物流类、支付类总部企业,力争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20%。

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无缝衔接。打造“郑州港”内陆港,通过海铁联运、公海联运等方式让港口功能平移至“郑州港”,力争在郑州海关报关放行不少于1万个标准集装箱。

关键词

切实加强开放平台建设

抓好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加快集装箱中心站第二线束、汽车口岸二期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建设“一站式”大通关服务体系,打造智慧口岸,积极推进建设海外仓及物流分拨中心。加快实施《郑州市推进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案例地区建设工作方案(2018—2020年)》,持续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着力推动外贸转型升级,促进跨境电商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尽快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力争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4100亿元以上。

郑报融媒记者 赵文静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