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2019 郑州两会 上一版3
集思广益 倾情履职惠民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集思广益 倾情履职惠民生

金融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访市人大代表申学清

“地区生产总值破万亿、常住人口破千万、人均生产总值破十万,是今年两会上的‘最强音’,振奋人心。”市人大代表、郑州银行行长申学清认为,三大突破将在郑州发展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营经济,像对待亲人一样善待民营企业,这些贴心、暖心的话语让人感动,也充分说明市委、市政府对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申学清表示,去年,全市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58.9%,从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员比重的87.3%,民营经济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面对民营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金融行业有义务、也有责任,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下一步,郑州银行将继续在服务民营经济上“加码”,通过简化业务流程、创新金融产品等实实在在的举措,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助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素质提升建设

——访市人大代表褚玉红

“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18年的成就令人心潮澎湃,这是郑州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三大突破让人骄傲,各项事业成就斐然,鼓舞人心。”市人大代表、经开区六一小学校长褚玉红感慨道,“报告关于2019年的发展安排蓝图宏伟、思路清晰、路径明确,催人奋进。”

她表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报告中关于教育发展的举措尤其关注,报告中提到今年全市将建设100所标准化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些内容让人感到振奋。教育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也是一项需要持续努力改进的事业,关于化解大班额、关于教育均衡以及师资队伍的素质提升等,政府这几年做了很多工作,出台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需要进一步努力。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办好教育的关键,建议政府在教师队伍的编制配备上能适当超前,营造更高质量的教育软环境,更好满足广大市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建设中心城市需要更加“智慧”

——访市人大代表任东勇

“站在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保持竞进姿态……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强有力的表述,振聋发聩,让我深受触动。”市人大代表、郑州市馨家苑社区服务中心理事长任东勇表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就是要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找标杆,实现高质量发展出重彩。

“近年来,全市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但产业发展质量与北上广深等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他表示,随着城市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和实体基础设施结合,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对于我市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十分关键。

任东勇建议,我市相关部门要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智慧公共服务、智慧社会管理、智慧安居服务等领域,重点在城市管控和水资源管理方面开展创新应用。同时,要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移动电子商务等“智慧城市”相关产业,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建议建立小型养老机构

——访市人大代表张金保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8年,全市集中精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其中精准脱贫攻坚加快推进,实现了除政策兜底外全部脱贫,脱贫攻坚由取得决定性进展向夺取全面胜利转变。这一消息令杨树沟村党总支书记张金保非常振奋。张金保说,通过近几年的脱贫攻坚,杨树沟村已基本实现脱贫,在具体实施脱贫攻坚过程中他深刻认识到,脱贫成效要注重持续性和稳定性,要根据每户贫困户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唤醒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这需要各级政府出台系列举措,通过行之有效的激励手段,增加困难群众的经济收入,让困难群众在脱贫道路上获得更多的参与感。

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党支部书记,张金保还关注农村养老问题。张金保建议政府尽快出台有关农村养老机构的扶持政策,以村级为单位建立小型养老机构,帮助农村老人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年轻人的养老负担。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

——访市政协委员李永强

“当前,我市公办幼儿园数量有限,辐射面小,优秀幼师资源匮乏,许多家庭被迫选择价格昂贵的私立幼儿园,而私立幼儿园往往伴随着商业化,由于房租高、人才流失严重等原因导致办园者功利心太强。这些现状,使目前我市普惠性幼儿园资源短缺,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比较突出。”少数民族界别委员、郑州市第八十六中学校长、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校长李永强说。

他告诉记者,政府需要多措并举大力提高公办幼儿园数量,或采用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因地制宜,使我市学前教育匹配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步伐

李永强认为,我市需要科学规划,新建一批面向大众、特别是优先招收社会中低收入家庭幼儿的普惠性幼儿园,使公办幼儿园的比例大幅增加。他建议,以后新建社区的配套幼儿园应建成公办普惠性幼儿园,这样可以切实解决入住居民的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要在师资人员配备、前期规划等方面未雨绸缪。

将全力打造高铁郑西站

——访市政协委员蒋东明

“自2015年郑州西站运营以来,已相继开通了至北京、上海、广州、兰州等车次,随着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步伐的加快,将大大拓展郑州西站的客流辐射范围,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但是,目前郑州西站功能单一、车站规模太小,难以适应未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展需要。”经济界别委员、郑州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支部书记蒋东明说。

针对这种状况,蒋东明建议,应将郑州西站的规划建设纳入发展战略。提升郑州西站的级别,使郑州西站与郑州站、郑州东站、郑州南站交相呼应,共同构建郑州都市区四大高铁枢纽。

蒋东明认为,将郑州西站放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格局中,明确功能定位,建设成为集郑西高铁、地铁10号线、地铁2l号线、有轨电车、长途汽车、公交线路、出租车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实现各类交通零换乘。

打破郊县壁垒建设“郑中心”

——访市政协委员冯常生

“打破老城区与已规划入主城区的郊县(荥阳、中牟)之间的壁垒,实现大郑州统一配置、机会均等。”九三学社界别委员、河南新田集团总裁冯常生提交四个提案,建议省会周边新兴城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城市化管理快速跟进,形成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合力。

冯常生说,作为大郑州的新兴城区,郑州周边郊县在教育医疗、道路交通、水资源供给与污水处理以及交通枢纽配套建设等方面存在差距,有必要尽快打破城区郊县壁垒,推进周边新兴城区发展。他建议,加快教育医疗资源向郊县延伸; 提高城市建设区内国省道建设标准,完善减速带、警示标志、隔离设施等交通安全设施,提高城市高速公路出入口“颜值”,加快郑州绕城高速洞林湖站的建设;把新兴城区用水纳入郑州市整体规划中,加快新兴城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郑州西站定位,畅通郑州西站与中心城区的通道,推进郑州西站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将其打造成客货运输、旅行服务、商业购物以及文化娱乐中心。

把为民服务工作做得更细

——访市人大代表常申杰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生活在郑州,城乡变化日新月异。”市人大代表、新郑市孟庄镇南昌口村党支部书记常申杰坦言,近年来郑州加速发展,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

“报告中提到,去年全市通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27个美丽乡村和364个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加速推进,1037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48个乡镇公厕改造竣工投用。并且,全市精准脱贫攻坚加快推进,脱贫退出1434户3800人。”常申杰说,“工作在基层,实实在在看到身边百姓生活改善,感受着咱郑州一天比一天好,心里特别踏实。”

常申杰表示,报告提出,今年全市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要进一步改善环境,突出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工作。这些工作措施和目标都特别接地气,对于基层工作特别有指导性。未来工作中,我们将努力把为民服务的工作做得更细致,努力让村民们的生活更美好。

郑报融媒记者 覃岩峰 王红 侯爱敏 史治国 董艳竹 张立 文

丁友明 宋晔 李焱 马健 周甬 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