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情聚江源 千里驰援
朝中社:金正恩已启程赴越
上周主要食品价格 继续保持下降态势
郑州队荣膺冠军
委内瑞拉与哥伦比亚断交
周五或迎来降水 周末霾有望消散
建业重新集结备战联赛
全国女足锦标赛抽签揭晓
徐则臣携新作《北上》 来郑讲述运河文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徐则臣携新作《北上》 来郑讲述运河文化

本报讯(记者 左丽慧)昨日下午,《人民文学》副主编、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书《北上》来到郑州并作客“松社我来讲”,在与郑州读者的交流中,他将自己的创作历程和思考娓娓道来。

1901年的中国大地时局动荡、风雨飘摇。为了寻找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失踪的弟弟马福德,意大利旅行冒险家、自名“小波罗”的保罗·迪马克以文化考察的名义来到了中国,在几名中国人的陪同下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作为潜心四年创作完成的长篇新作,《北上》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故事。杭州、无锡、淮安、北京……这些运河边的城市,还有婚俗、船事、水文、地理、景观、摄影、戏曲、绘画、收藏、考古,由南到北,从古至今,包罗万象,中国的历史、运河边的故事也慢慢聚到这条河流上。徐则臣的恩师曹文轩认为,《北上》以一部可闻可看可触摸的运河史折射出来一段中国史,这部虚构作品里呈现出了坚不可摧的历史真实。

徐则臣也表示,运河曾经对中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当今时代运河看起来“衰落”了,但它的作用和意义就像融化于水中的盐,看不见却十分重要,“这个写作题材有点‘偏门’,但必须有人去做这个‘偏门’,带大众认知不被大众认知的那些重要的历史和文化。”

徐则臣,1978年生于江苏东海,北京大学中文系。著有《耶路撒冷》《跑步穿过中关村》《王城如海》等作品,获得过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冯牧文学奖等诸多奖项。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德、英、日、韩、意、蒙、荷、俄、阿、西等十余种语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