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过目不忘
我的火车情结
山居秋暝(书法) 鲁老斗
文明行车新西兰
《强国时代》 :解读强国理论和强国逻辑
家园(国画) 沈克明
人人都在找借口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人人都在找借口

♣ 周振国

恐怕人人都找过借口,找借口本身没什么,关键是找借口干什么,或找什么样的借口。

年后开学季,又有孩子要借口肚子疼不想上幼儿园了,但有的孩子是真心想“逃学”,而有的可能想打别的小九九,譬如想和将要外出打工或谋生的父母多点时间在一起。鸿门宴上,项庄和项伯都以舞剑为借口,一个意在刺杀沛公,一个却为暗中保护,最后沛公寻得机会,谎称如厕,带樊哙逃回灞上。借口相同,人的想法不一样,要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甚或是相反的。

有一种借口,说法千千万,能装一箩筐,但无非都是为了推事儿,天塌下来大个子顶,屎拉不出来怨茅坑,反正不能和自己相干,乐得把事情推出去,把自己择干净。社会上名目繁多的励志或鸡汤类畅销书,如《没有任何借口》《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等,都是针对这一类的。心理研究表明,人有心理防御机制,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一旦这个机制被触发,就会下意识地为自己找借口。普通人是这样,英雄如项羽也不能免俗。垓下战败,乌江边抹脖子,一句:“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虽冲天悲情,却也有借口之嫌。太史公司马迁便认为项羽有诸多失误,该自省自责。而诸葛亮失街亭挥泪斩马谡,又主动担责自降三级,便值得提倡。做人做事像“打排球——靠推”,或遇事一推六二五,终难受人待见,二师兄猪八戒取经路上动辄找借口分挑子散伙,还有阿Q的“和尚摸得我也摸得”也属这一类。但世无完人,人不在状态的时候偶尔为自己找点借口,倒也不必上纲上线、死缠烂打。说到底,人得自律担当。

找借口实为一种掩饰,因为真实的理由有时不一定好示人。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对梁山伯心生爱意,不便直接表达,便借故以“我家有个小九妹”来提示梁山伯前去祝家提亲。而姑娘如果要拒绝小伙子,一句婉转的潜台词“你是好人”,自然也比直来直去的“我没看上你”效果要好很多。学会找借口拒绝,也是一门处世之法。东汉时管宁与华歆同窗,管宁看出华歆贪财而趋炎,但自己是个守贫而淡泊的人,于是便直言志趣不投,与华歆割席分坐,不相为友,这难免生硬了些。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则是开假条托病,缺席高俅新官上任第一天的点卯,如果他直告 “道不同不相为谋”,估计史上已与王家结下梁子的高俅不会给王教头“私走延安府”的机会,那后来的故事可想而知,又多一个林冲林教头似的悲剧。

人有时免不了还得为别人找借口,譬如替人打圆场之类。有位理发师傅的徒弟这天正式上岗,有顾客嫌把自己的头发剪短了,徒弟紧张,师傅在一旁笑着对顾客说:“头发短点使您看上去显得更精神、干练。”顾客高兴而去。武则天在位时,曾禁止宰杀,宰相娄师德到陕地办差,厨子端来羊肉,说是豺咬死的,可谓会来事。而管仲糊弄齐桓公,则没了底线。齐桓公对管仲说,自己好玩、好色、好酒。管仲则说,国君就是享受的,要不然谁愿意当呢?国君只要会用人,让别人干事就行了。好嘛,这下齐桓公把国事交给管仲,自己负责吃喝玩乐,皆大欢喜!

晋惠公找借口诛杀权臣里克,里克自尽前说了八个字:“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这句话后被运用为成语:“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而秦桧陷害岳飞的罪名竟然是“莫须有”,说白了就是有没有他说了算。“欲加之罪”和“莫须有”,古今中外,这借口太赤裸无耻,这里就不多说了。

有一种借口,即孩子和老人,或生活中一些更需要关爱的人的借口,须多予以关注,关注其背后真实的缘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