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紧盯高质量发展目标 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
全市纪检监察系统举行专题培训
我省计划为5万名 劳模赠送爱心保险
“朱子挟”实力演绎人生“逆袭”
地铁站里来了 一群“红马甲”
黄河路西延工程施工 部分路段通行有变化
聚焦高质量发展 助力郑州龙头高扬
凝智聚力献良策 众志成城绘新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聚焦高质量发展 助力郑州龙头高扬

本报讯(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朱树涛 张黎)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在全市聚智汇力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让郑州这个龙头高高扬起来”的关键期,3月2日,中原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谋划的重点工作新鲜出炉,《政府工作报告》聚焦八项重点工作。

过去的一年,中原区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郑州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务实重干,克难攻坚,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圆满完成了中原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2018年,中原区生产总值完成470.7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40.8亿元,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1亿元,增长1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01∶27.59∶72.4。

2019年,中原区抢抓机遇,找差距、补短板,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增长同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市下达任务。

以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契机,为了“让郑州这个龙头高高扬起来”,中原区自我加压,砥砺奋进。新时代,新起点,展现新作为。中原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年重点抓好的八个方面的工作:

聚焦“六片两园”建设,高质量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以“六片两园”为主战场,统筹做好规划设计、拆迁清零、土地供应、项目审批、招商运营等工作,全力推动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须水河片区、“四个中心”周边片区、贾鲁河片区、二砂文化创意园片区、纺织服装片区、家居片区及科研设计园、环保产业园项目建设。争取项目早落地,早上马,早见效。

聚焦产业结构优化,高质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按照“一心两轴三区六片两园”发展路径,以构建“4+1”主导产业体系为目标,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为方向,持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4+1”主导产业。实施“旅游+”战略,依托“四个中心”、二砂文化创意园等重点项目,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会展、演艺娱乐、品牌赛事等业态,推动文化创意旅游业规模化发展。依托华侨城、中机六院高科技信息产业园、中原环保产业研究院等省市重点产业项目,加快现代服务业品质化发展。坚持总部经济与其他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以常西湖新区12栋商务楼和九曲莲湖周边商业商务项目为载体,努力实现总部企业集聚发展。积极引进发展新兴产业。实施“互联网+”战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与“4+1”主导产业融合发展。

聚焦发展动力变革,高质量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坚持把开放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强化开放带动、创新驱动、人才联动。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全年引进域外资金200亿元,实际吸收境外资金2.3亿美元。大力推进创新创业。采取“政府+企业+高校”等多元合作模式,推动橙石创科微创客等双创载体建设,确保年底前双创载体达到16家,争创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市级研发平台6个。做强做优做大科技创新企业,力争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8家以上,着力打造一批科技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小巨人企业、雏鹰企业等高成长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聚焦以人为本建设理念,高质量提升城市承载力。注重质量把控、品质把控、形象把控,不断提升城市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强力推进安置房建设。确保白寨等12个项目建成竣工,常庄等17个项目主体封顶,旮旯王等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柳沟等5个项目实现回迁,回迁群众6550人,后牛庄等4个项目完成安置房网签4655套。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以安置区和重点产业项目周边为重点,实施道路建设项目78个,确保年底前市民大道等61条道路建成通车;加快综合管廊、环廊建设,确保中央文化区北片区管廊、环廊工程全部完工,市民大道管廊投入使用。按时完成市政重点工程征迁,配合做好四环快速化、轨道交通等工程建设。

聚焦城市品质提升,高质量营造安全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环境。以绣花功夫、匠心精神促进城市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精准化、智慧化,让城市更美好。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举办为契机,以全面实施“路长制”为抓手,完善“路长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开展市容市貌大提升“八大攻坚战”,着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聚焦环境质量改善,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大生态、大环保、大格局、大统筹”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的需求。

聚焦增进人民福祉,高质量发展民生事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新建中小学4所,续建4所,建成投用1所,新增学位1500个。全面提升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构建“大卫生、大健康”格局,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大力发展社会办医,持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生育服务,加快推进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6月底前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建成投用;加快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全力推动4个新建、改造提升项目。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魅力中原”音乐季等公益演出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多元精神文化需求。全力保障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顺利举行。

聚焦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高质量打造和谐幸福的社会环境。加强党建引领,坚持依法治理,充分依靠群众,创新治理方式,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工作水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