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磊 通讯员 李四信
一位来自漯河乡下的七旬老农,肩扛一大一小两袋子红薯粉条来郑寻亲未果,又饥又渴的他准备夜宿地下通道时,被巡防队员发现,热心的巡防队员通过老人的记事本,终于联系上了他在郑州工作的侄女。
昨日凌晨,金水区经八路街道办事处巡防队员刘海林、李忠权等人巡逻到金水路与杜岭街口地下通道路口时,地上坐着的一名老人突然起身,拦下巡消车,说有事求助。老人称,自己来自漯河乡下,今年已经75岁,之前坐大巴带着红薯粉条来郑州,是想找他多年前的一位老友,但由于好多年没来过了,寻亲失败,由于身上带的钱不多,只留下返家的路费,因此,他不敢在街上买东西吃,更不舍得去住旅馆,由于没有带手机,老人也无法与家人联系,打算在地下通道对付一宿,第二天早上再坐车返回。
老人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笔记本,上边记着老朋友的电话号码,但张卫国拨打过去,提示是空号。巡防队员李国利问其郑州是否还有亲戚朋友,老人想了好一会儿才说他有在郑州上班的一位侄女,笔记本上有电话号码,好几年没有联系过了。
张卫国试着拨打过去,电话接通了,老人侄女得知此事后非常着急,不一会儿便来到金水路与杜岭街口。
“要不是你们伸手相助,我老叔可能要挨冻了,谢谢你们。”老人的侄女满怀感激之情对巡防队员说。老人提出要拿些红薯粉条送给巡防队员以示感谢,被大家谢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