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2019全国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今年重点推进四方面立法工作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两会好声音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大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文化遗产保护要与城市融合发展,在推进大遗址保护展示项目过程中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货运车辆在生产制造阶段要强制加装封闭式设施,以杜绝货运车辆“抛撒滴漏”现象发生……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驻豫全国人大代表和住豫全国政协委员围绕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积极建言献良策。

做好顶层设计 彰显产业特色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乡村该如何振兴?

有着“农民工司令”之称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全收认为,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张全收表示,随着农民收入逐年增长,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力度也逐步加大,但农村环境脏乱差还是普遍现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势在必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这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美丽乡村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也是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他建议,要强化领导,统筹规划,积极推进;要加大投入,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要全面宣传引导,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要注重实效,把后续管理维护的制度建立起来。

张全收说:“美丽乡村建设好了,后期维护非常关键。后续管理维护包括多个方面,涉及资金、人员,等等。建议结合村庄的人口数量,编制预算,把后续维护的资金落实到位。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让美丽乡村建得起来、留得住。”

张全收对乡村产业发展也提出了建议,要做好顶层设计,彰显产业特色,要创新发展理念,打响特色品牌。同时还要健全政策体系,提升公共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张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家祥则认为,要让传统村落的产业经济得到繁荣发展,努力使“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成为每个乡村的“代名词”。张家祥表示:“乡村振兴必须有产业支撑、企业带动,没有这些农民想脱贫是比较困难的。必须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通过旅游业带动农民一、二、三产的发展,使农民有更加强烈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街道办事处宋砦村党总支书记宋丰年认为,老百姓不仅要腰包鼓起来,精神文明也应进一步“富足”起来。宋丰年说:“现在我们应进一步搞好我们的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卫生习惯需要变、生活习惯需要变,如何为城市服务、如何配合城市的发展等各种思想都要进一步改变。”

另外,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存在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薄弱、农村文化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文化人才缺乏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河南省委副主委、洛阳师范学院院长梁留科建议,开展“一馆一站”建设,在乡镇设立图书馆总馆,在行政村设立图书馆分馆,打造乡村文化活动中心;推进供给侧改革,提升农村文化服务内容的数量与质量,加快农村文化服务的网络化传播技术建设,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推行“外引内育”,在全国建立文化专员制,从机关、学校、公有制文艺团队等组织中选择文化人才,担任乡村文化专员,培育职业文化农民,将基层文化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多举措壮大农村文化人才队伍。

扶贫扶智同发力才能实现脱贫

“我最关注的话题还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让老百姓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一直都是我最大的愿望。”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汤阴县宜沟镇向阳庄村党支部书记葛树芹说。 从1988年担任村干部起,至今已有31年,葛树芹始终都把心思花在向阳庄村的建设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不是你种了多少粮食、挣了多少钱,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更重要的是文化、教育、个人素质等精神方面的提升,扶贫更要扶智。”对于脱贫攻坚,葛树芹有自己的见解。 在她的带领下,向阳庄村的经济收入、村容环境和乡风文明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获得了“省级生态村”称号。“只有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近些年我们在村里办股份制合作社,让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到农村集体合作社,同时还依托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村集体经济,让村民增加更多的收入。算下来,这些年,我们向阳庄村每人每年都增加两万元以上的收入。”葛树芹自豪地说。 哪位村民得过什么病?因为什么原因致贫?家庭情况如何?这些对葛树芹来说都了然于心,这也是她近几年一直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练就的本领。“在贫困人群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占有较大比重。”葛树芹建议,针对医疗保障、大病救助、大病扶持,需要当地制定针对性的政策,使群众不至于因病突然成为贫困人口,让他们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

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融合发展

2018年10月,中办和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立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洛阳市文联副主席、洛阳博物馆名誉馆长王绣,建议将遗址分布的集中片区,划设为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制定新的发展政策,帮助地方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融合发展的路子。

同时,希望国家尽快研究制定文物保护补偿政策,在推进大遗址保护展示项目过程中,从土地置换、容积率补偿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提供大遗址保护展示具体项目支撑,推动各个遗址公园建设和大遗址保护工作稳步发展,主要着手点就是开展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对于正在建设或者开展前期报批的大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希望相关部门给予重点倾斜和支持。

货运车辆要强制安装全封闭设施

公路运输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现在常有渣土车、运输车、矿石车、搅拌车驶过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时,抛撒出大量渣土、杂物,经过车辆碾压后,形成了更加细小的浮尘污染带,造成了道路周边树木灰头土脸,周围村镇尘土飞扬,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目前,全国各地交警已经在严查此类现象,要求货车“规范货物装载、做好篷布遮盖、严禁抛撒滴漏”。但是,由于没有“货箱全封闭”等强制性措施要求,篷布等遮盖效果不尽理想,在货物装卸不规范、超载、超速、道路状况不佳时,货车沿途“抛撒滴漏”的现象仍然存在。

“统计显示,我国封闭式厢车仅占货运车辆保有量的7%~8%,在欧美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在90%以上,很多国家和地区规定,货运车辆的车厢必须是封闭式的,否则不允许上路。”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魏世忠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鼓励货运经营者实行封闭式运输,保证环境卫生和货物运输安全”,其中没有强制要求封闭式运输,因此,车辆制造企业在生产时没有加装全封闭设施的经济动力,魏世忠建议,要求货运车辆在生产制造阶段强制加装封闭式设施,对现有货运车辆进行封闭式改造,以杜绝货运车辆“抛撒滴漏”现象的发生,保护我们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郑州全媒体记者 李 娜 武建玲 徐纲领 袁帅 董艳竹 张竞昳 赵文静 赵柳影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