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汉高祖的“高”
烫的颜色
西山载酒云生履 南浦寻梅雪满舟(书法) 张晓林
那些无用
惬意(国画) 张 弓
《沙海无门》 :聚焦西夏王李元昊的传奇际遇
最美的牵挂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一句话,一个人,一段历史,一束思想,一种文化,一个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

—— 《廉语金典》

“善”,在臣,则发乎为忠。在《离娄下》中孟子说:“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翻译一下就是:要做国君,就应尽国君之道,要做臣属,就应尽臣属之道,这两者都效法尧舜就行了。在《告子下》中,他又说:“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 。”并进一步指出“君子之事君者,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就是说要引导君王走正道、行仁政。他在《滕文公下》严厉指出:“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意思是说,杨朱宣扬一切为自己,这是心目中没有君王;墨翟宣扬对人一样地爱,这是心目中没有父母。心目中无父无君,这就成了禽兽。在孟子看来,为人臣子的要向国君尽忠,向国君尽忠就要为国君分忧。春秋时有个介子推为重耳“割股疗饥”的故事。早年重耳出亡时,先是被父亲晋献公追杀,后是被兄弟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叫作头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干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忍。向农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谑了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当臣子的尽忠尽到这个份上,也算是忠之至了。

“善”,在士,则发乎为义。 孟子在《离娄上》中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意思是:仁是人们安适的精神家园,义是人们行为最正确的道路。在《告子上》中孟子又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这里孟子清晰地表明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在《离娄下》中,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仁人爱人,有礼的人尊敬人。爱人的人,别人就永远爱他;尊敬人的人,别人就永远尊敬他。在战国还有一个羊角哀与左伯桃的故事。羊角哀和左伯桃是一对好朋友,听说楚王招贤纳士,就一同前往楚国,路遇雨雪,面对盘缠用光、薄衣难以御寒的情况,左伯桃为了成全羊角哀,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了他,自己却被冻死了。羊角哀被重用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祭拜左伯桃,厚葬之后,又以自杀来报答这位舍生为己的朋友,可谓义之至也!

虽然“人之初,性本善”,但“性相近,习相远”,后天是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受各种利益的驱使,受各种外物的诱惑,受各种势力的胁迫而发生迁移的。所以,就需要“养”。 孟子在《尽心上》中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解释一下就是,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不论寿命长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确立正常命运的方法。首先“养心”。在《尽心下》中,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意思是指,修养心性的最好办法是减少欲望。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少,即便本性有所失去,那也是很少的;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多,即便本性还有所保留,那也是很少的了。其次“养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达不离道”“穷不失义”。其三“养廉”。“廉者政之本矣,乃国之四维,立人之大节,仕者之大德”,“廉”应该是为官者追求的本性。他说:“可以取,可以毋取,取则伤廉”。就是说,为官者应该不取身外之物或不义之财,否则,就是伤害了廉的本性。最后“养气”。孟子曰:“吾善养我浩然之气。”当公孙丑问孟子“何谓浩然之气”时,孟子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翻译过来就是,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靠正直去培养它而不伤害它,就会充塞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要和义与道配合;没有这些,它就会萎缩。它是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能取得的。如果行为有愧于心,气就萎缩了。“浩然之气”的最高境界就是使自己的道德达于正义。孟子在《告子上》中进一步指出:“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就是说人还是需要一点气节的。这里就引出了关于“大丈夫”的辩论,在《滕文公下》中有记载,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翻译过来就是,居住在天下最宽敞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抱负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此处我们可以看出大丈夫的标准并不是一怒而诸侯惧的公孙衍、安居而天下熄的张仪,而是:富贵是人所羡慕的,贫贱是人所厌恶的,威武是人所惧怕的,但能不为之所动,这就表现了一个人坚守节操、大义凛然的崇高气节。后来,这三句气势磅礴、铿锵有力的话语成为立志、律身的不朽名言,也成为历朝历代英雄豪杰、志士仁人的座右铭。我国历史上这种“大丈夫”很多,西汉时的苏武就是最著名的一个。汉武帝时他奉命出使匈奴国,匈奴国首领胁迫他投降,先用畜群、财富、官位等条件引诱他,不成之后又罚他到极其艰苦的偏远地方牧羊,断绝他的饮食来源,企图用艰苦贫困的生活迫使他就范。苏武威武不屈、贫贱不移,也不为富贵所诱惑,在匈奴国被囚19年,始终保持节操。后来,终于回到汉朝。三国时关羽面对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和“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的种种诱惑,不为所动;宋代文天祥临刑之前写下的著名诗篇《过零丁洋》,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成为千古绝唱,以一种浩然正气,慷慨赴死;“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鲜血中得到永生!”这是叶挺将军做作的《囚歌》;还有方志敏烈士《可爱的中国》,都展示了共产党人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今天,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面对艰苦环境的考验,面对邪恶势力的胁迫,领导干部如何修为,上述榜样应该是很好的范本。

16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