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八斤情书”留给快时代的慢思考
莫言:大年夜的财神爷
经常犯困警惕这些病
维持信任的基础
勤杂工的智慧
莫扎特常常借债度日
血脂轻度升高先调理
古代秀才的地位与待遇
男性也可吃乌鸡白凤丸
胃溃疡注意癌变信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八斤情书”留给快时代的慢思考

近日,“改革开放40周年上海家庭文化展”在沪开幕。展品中,有曾经见证一个年代的各种票证,有重达8斤的近千封情书,有积攒了23年的压岁包……琳琅满目的老物件,浓缩着岁月的感怀,承载着青春的回忆,见证着中国家庭文化的变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8斤情书”。

971封,97万字,重达8斤……这厚厚的泛黄书信,浸润着年逾古稀的陈才宣、陆彩英夫妇近半个世纪的相爱相守,静静地陈列在玻璃柜中,却能令观者听到响透内心的承诺。细细观之,文字朴实无华,却在快乐时飘逸、悲伤时沉凝,墨香中透着暖暖关切,那种最真挚的浪漫,令人不由得敬慕向往。正如一位年轻人所说“在大学毕业后就很少有手写的机会了,今天看了这情书我很震撼,原来感情可以这样留存”。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如今,飞机、高铁的提速,让天涯变成了咫尺;通信科技的发达,让鸿雁传书变成了即时通讯,反而一些恋人、夫妻之间少了拥抱深度的交流,缺了带有温度的沟通。爱得轻易、恨得盲目,令“闪恋闪分”“闪婚闪离”成为一个标签,进入时代词库。“闪”字仿佛一个隐喻,既是快速的表征,又是人关在门里宅着的意象。因为快,所以宅,阻断了对外界丰富的细品、失却了对周遭情感的咀嚼。鉴于此,不管时空如何被压缩,我们都要意识到,情感不是快的“速溶”,而是慢的“陈酿”。

俯瞰当下,“快”已然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追求。遥控器上最常用的是快进键,参加培训希望有速成班,买股票期待一夜暴富,排队最好享受VIP通道……速度并不总是带来激情,也会带来眩晕,在“快”时代的裹挟下,越来越多的人只争朝夕,却时刻感到焦虑浮躁。

不过,岁月变迁,仍有人情怀不变。有女孩和男友相隔两地,虽然也是每天互通微信,但她将男友发来的关怀、鼓励、逗闷抄录成厚厚的一本日记,这是在快节奏削弱情感稳定的时代里静水深流;也有创业者陷入困境找不到头绪时,反而去风光如画的山川河流中放空自己,这是将零碎的心情、片段的思考搜集起来,根据个人发展进度不断优化成长的策略。也许,当我们放慢脚步,去反思快的变化,才能更有效地与之碰撞产生更好的未来。

同样的,我们的国家在经历40年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后,也不再唯速度是图、唯GDP是求,而是追求强身健体、幸福美满、公平公正的高质量发展。快与慢,都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小桥流水,是缓慢的诗情画意;惊浪滔天,是速度的激情澎湃。徐疾有致,才能在流动的时光中安稳从容。

前不久,“取消纸质火车票”的新闻一出,令无数人陷入回忆,因为每一张车票背后都承载了不可取代的意义。有人说,是梦想的终点、心念的故乡;有人说,是一去不复返的青春、面对艰难生活的勇气见证。透过人们的言语,我们坚信的是,在快速变迁的社会中,还会有许多旧物渐渐淡出,但有形的物质可以消亡,无形的温度不会被遗忘。

摘自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