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2019全国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加大农村基础公共设施资金投入
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凝聚不懈奋斗的磅礴力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国人大代表徐德全:
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咋样能让农村人增收?”“咋样能让农村空巢老人安享晚年?”“咋样能让农村人过得更好?”……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杜曲镇北徐庄村党委书记徐德全接受郑州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谈到的全是农业、农村、农民话题。

解决好农村 “老和小”的“养和育”

“农村的发展不仅是修好路、盖好房、吃得饱、穿得暖的问题,还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这就要解决好‘老和小’的‘养和育’,这也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徐德全说。

徐德全认为,农村建立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是避免目前我国出现新的城乡差别的大问题,是保障农村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幸福生活的关键问题,也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必然选择。

“农村人均有限的土地资源,不能承担农民养老和看病问题,单纯地依靠土地收入,使农民难以自我维持。”徐德全说,近年来,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力进城定居或大量外出务工,农村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逐渐增多,虽然新农合能减轻村民日常看病负担,但按当前报销比例和农民收入,农村人没有能力考虑自身的长期养老和“看大病、看重病”等问题。

徐德全表示,每逢冬季,因天气寒冷,加之农村取暖条件差,(河南黄河以南)55岁至70岁的人,平时不做常规体检,一直有着“小病不医、大病不治”的想法,导致因感冒等常见病引发其他疾病死亡的比率上升。“目前农村有医养结合的社会化养老院或机构较少,即使个别村镇有,但按目前每月2000多元的收费标准,农村老人也负担不起。”徐德全向记者说道。

另外,由于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以及传统养老观念的制约,导致农民参保意识薄弱。徐德全认为,应该加速推动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的建设,进一步健全农村医保体系,因地制宜,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完善现有的新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保险、医疗补贴及大病统筹等制度。

逐步形成全民孝养机制

如何让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得到缓解,让老人安享晚年,又让外出务工人员无后顾之忧,徐德全认为,应该加快推进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

他建议,国家层面出台针对农村出台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孝养医院和类似养老机构的申报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筹建的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本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参与度。从国家到地方逐级成立推进农村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的工作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徐德全认为,允许养老机构利用有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产权明晰的房产等固定资产办理抵押贷款。地方职能部门要特事特办,对建设场所要给予政策支持,快报快批。消防、安全、电力等部门要全力配合加强管理和安全设施建设。

与此同时,尽快建立和完善各级养老服务人员入职补贴岗位补贴制度,对愿意到医养结合机构的医疗人员等同国家三甲医院待遇或补助。

“总之,要形成全民孝养机制,逐步形成小有所养,老有所终的健康机制。”徐德全说。

全面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以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为依托,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扶持,对种植业、养殖业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扎实有效地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既给广大农民吃上“定心丸”,又对农业农村发展起到“稳定器”和“助推器”的作用。

如何更好地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专门保障,徐德全认为,要全面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建议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使政策性设施农业保险工作有章可循,要加强农险产品的开发创新,扩大保险范围,丰富保险内容,提供适销对路的保险产品。加强对承保公司的监管,在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要不断增加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作用,引导金融和民间资本进入农业生产。“全面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即使发生自然灾害,也能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了具体保障,不至于出现负债累累、倾家荡产的情况。”徐德全说。

郑州全媒体记者 董艳竹 文 马健 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