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2019全国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改善农村环境 建设健康乡村
深化电能替代 服务绿色发展
我市今年民生实事 多项惠及农村农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国人大代表胡中辉:
深化电能替代 服务绿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平高集团有限公司首席工匠胡中辉表示,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的振兴,而农村生态的振兴,需要从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服务绿色发展,深化电能替代助力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发力。

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当前,加快能源转型,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选择。”胡中辉表示,未来的美丽中国、美好社会,必将处于一个高度电气化的时代。

他介绍,新世纪以来,我国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00年至2018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从6.4%提高到约14.5%,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由14.8%提高到近24%,电能成为近20年来终端消费增长最快的能源品种。但目前,新能源消纳、源网荷协调发展、系统调峰能力不足、特高压“强直弱交”、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等方面的问题依然突出,有待深化研究、加快解决。

他建议,要着力推动网源协调发展,在国家层面加强对电源电网及配套工程发展规模、结构、布局、时序等的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特高压工程及其送端配套电源项目,统筹新能源发展和电网调峰能力建设,尽快安排实施晋中—晋东南—南阳和菏泽—驻马店特高压交流工程,按照规划规模和消纳目标确定新能源建设时序和并网容量,提高电网利用效率和配置能力,满足清洁能源开发消纳和各地用电增长的需要。

同时,进一步压减东中部特别是重污染地区的煤电项目和已有煤电产能,通过受入西部、北部地区清洁能源解决东中部地区新增、替代电力需求和西部、北部地区能源消纳问题。

此外,要完善市场机制和配套政策,包括价格、财税、交易、补贴、补偿、市场准入及退出等各方面的机制和政策,发挥市场对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优化配置、节能增效等方面的调节作用,支持各级电网发展,引导社会各方多用电、用绿电,促进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步伐。

深化电能替代服务高质量发展

胡中辉表示,电能替代是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对促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保护环境、改善民生、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他介绍说,2016年,国家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部署了居民电取暖、生产制造、交通运输、电力供应与消费等四大重点领域开展电能替代的重点任务。2017年底国家十部委联合印发《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2018年6月国务院制定并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先后对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做出详细安排。国务院、国家有关部委还做出推进京津冀“煤改电”工程、农田机井通电、空港陆电、港口岸电等政策部署。

他表示,电能替代领域广泛、潜力巨大,工农商学以及居民生活等各个行业、多个领域,以电代煤、以电代油都是主要方向。但同时,当前深入推进电能替代还面临电取暖成本负担重、港口岸电配套政策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他建议,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总结京津冀“煤改电”、北方清洁取暖实施经验,加大投资、电价、交易等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完善相关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鼓励社会各方多用电,推动电能替代可持续实施;合理分摊电取暖成本费用,通过“中央支持一点、地方补贴一点、用户负担一点”的方式推进,减轻群众负担;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推动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共同攻关电能替代、储能、蓄能等相关核心技术和设备,更好地服务电气化发展。

加快建设高技能人才孵化平台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凸显,已不能适应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胡中辉建议,从国家层面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持续加快建设高技能人才孵化体系和平台,培育出更多有知识、有技能,会创新、能创新,具有创新思维、高超技艺的高技能人才,以满足我国制造强国的需求。

“我国有大批的产业工人队伍,高技能人才占比不到10%,而制造业人员中高技能人才仅占5%。”他建议,落实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围绕产业发展和企业生产实际需求,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建设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逐渐形成以行业企业为主体、技工院校等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同时,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制定更加有效的表彰激励政策,全面提升高技能人才的各项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激发广大产业工人自觉提高技术技能素质,不断向高技能人才转变,让更多产业工人感觉到有出路、有前途、有荣誉、有地位,拓宽技能成才之路。

此外,要出台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充分发挥各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作用,让工作室带头人和成员有更多的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发挥自身优势,以工作室为平台投身到创新创造中。适当给予工作室更多的自主权和空间,方便开展交流学习,对标提升,形成创新发展合力,打造成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孵化器。

郑州全媒体记者 武建玲 覃岩峰 袁帅 文 马健 宋晔 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