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本报记者 张立 北靳楼村又名桃源新村,地处具茨山下的新郑市辛店镇,是新郑首个“全国文明村”。 步入村口,一排排整齐的二层小楼映入眼帘。“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对乡村振兴工作作出部署,俺村建设桃源新村的目标,正是为了乡村振兴。楼房是新村的主体,村里规划,村民出资。”村党总支书记高金亭当过教师,在村里当了30多年干部,思路清晰。 “总书记指出,建立健全集体资产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高金亭说,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一直是乡村发展的难点,总书记讲话切中要害。 为盘活集体资产,北靳楼村实施“迁村并点”,全村3000多口人全部入住二层小楼,同时取消村民组,将新村分为三个片区由村委会直接管理。这次变革,为发展打下扎实基础。搬入新居的农民不仅生活环境得到巨大改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他们把新村定名“桃源新村”,计划下一步发展农家旅游业。 为帮助贫困村脱贫,北靳楼村还与具茨山上的贫困村风后岭村合并,将风后岭村300多口人全部从山上搬出,入住桃源新村,完成了新郑市最早一次扶贫搬迁。 “两个村完全融合,必须地合人合。”高金亭说,风后岭村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异地搬迁是致富最佳出路。为做到人合地合,新村规划出宅基地,重新分配耕地,让山上村民享受同等待遇。同时将山上村庄及数千亩山地出租给具茨山景区,收入充实村庄集体,两村资产合并共赢,实现“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 村庄合并后,村里采取村民入股形式,探索实施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实现农民、村集体、投资企业三方共赢,完全符合总书记讲话精神。”改革激活力,创新出效益,村里的集体产业不断壮大,目前年产值达两亿元,带动近百人就业,村集体年收入120万元,人均收入16238元。 村部向西不远处,是一处婚纱摄影基地,也是村里最重要的一处集体产业。还没进入旺季,每天有七八十对新人来拍照。“最多的时候一天300多对儿,加上摄影师、灯光师就是1000多人。”基地负责人说,这里年接待人数已达10万。 眼下,桃源新村正在开展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村庄绿化档次,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村庄紧邻郑尧高速,有上千亩桃树,还有大量农家别墅,是农家游的好地方。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把俺村建成现代桃源。”高金亭说。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