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不要人夸好颜色(书法) 张洪涛
家常话蕴有大智慧
惊蛰雷扑地
松间雅趣(国画) 王伟宾
《妈妈们的诗》 :每个妈妈手里都有一个魔法棒
春天里
黑影里的哑巴
木棉花开红似火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黑影里的哑巴

♣ 叶剑秀

王老太半夜起来小解,拉开灯的一瞬,瞥见了窗外模糊的身影,不禁惊出一身虚汗。她知道是隔壁的哑巴又来了。

灯影里,哑巴淡然一笑,转身离去。

王老太惊魂未定,大声吆喝一声:你这哑巴媳妇想弄啥哩?要吓死我啊!

王老太斥责的话,哑巴或许压根就没听见,那一刻她已经从墙洞里钻回自家院里了。

第二天王老太想来想去,想不出哑巴要惦记她的啥宝贝,最后忽然想到半月前女儿给她买的那副银手镯。

王老太给儿子拨通了电话。王老太的一双儿女在县城上班,早已成家立业,日子过得风光滋润。十年前老父亲去世,儿女们使尽了招数让王老太去县城居住,最终也没拗过老人。王老太认准一个理儿:身体还无大碍,去了添麻烦,在家守住老宅,清静自在。

儿女们知道了事情的原委,立马驾车回来了,车刚停稳,就上门去找老三。老三是隔壁邻居,哑巴的丈夫。当院里,话撂得叮当响:老人八十出头了,正是安度晚年的时候,哑巴这样不停地惊扰,万一吓出个好歹,谁担当得起呢。

老三抱着膀子无奈地摇头叹气:唉,我也真是管不了她。你们该咋收拾她我屁都不放。

王老太的女儿和声细语地历数曾经发生的事:前几年哑巴嫂子没少给老人找麻烦,总在夜里从你家平房翻进我家院子,鬼神一般夜游,谁看见不受惊?何况老人呢。后来扯了铁丝网,过不去了,可她又在院墙上挖个洞,时不时过去,总有一天要把老人吓出事的。

王老太的儿子说:“老三哥,你是当家的,这事只能靠你解决,不想个办法真不行了。如果家里有困难,我们可以帮补你家一把。”

老三摇头嘟哝说:不是这原因。她当时瞒着我偷偷用火柱撬院墙,我知道时,洞已挖成了。也训斥过,打骂过,不济事。她不是寻死不活,就是离家出走,我真是没门,都没脸见人了。

王老太的女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老三哥,咱两家是世代的老邻居,相帮相扶的交情。我家没少贴补你们呀,老太太对你们也是掏心掏肺的好吧?哑巴嫂子生老大时难产,是不是老太太在场相助,把她们母子的性命从鬼门关拉回来的?那年老二娃病急住院,老太太拿出了一千多元的积蓄,啥时候让还过?还有……”

老三蒙着泪眼勾下头:别说了,这事都在我肚里存着呢。

老三是个老实本分的人,有些木讷,年轻时家里穷,找不到老婆,只好找了个哑巴,好歹也算成了一家人。他们有一双不错的儿女,都上高中了。

王老太的儿子琢磨一阵子,也犯起了难。如果把老三逼到死角,哑巴弄出意外,这个家就散了。可问题不解决不行。王老太的儿子说,要不这样吧,把村干部叫来,写个保证协议啥的,以后千万别让哑巴嫂子再胡闹了。

村主任被请来了。听完前因后果,村主任吐出一口浓浓的烟雾,猛烈咳嗽一阵:残疾人呐,想事也难免残缺不全,不能和常人一样做事。说来说去她是个残疾人,这事不能急,逼急了容易出乱子,还有两个孩子的前程呢。写个保证也不当事,干脆堵上不就完了。

老三说:我堵过两回了,她总是偷偷扒开。最后那一回我把她嘴都打流血了,她抡着铁锨和我拼命……

村主任搓搓多皱的脸:老太太有啥贵重的东西拾掇紧吧,她不得手也就不会去了。王老太的儿子说:东西事小,行为吓人,这样下去迟早要把老人吓出毛病的。

正在这当口,哑巴从外边回来了。哑巴比老三小五岁,眼光活灵,长一副周正模样,不说话真看不出她是个哑巴。不是有点缺陷,她也不会嫁给老三做老婆。

哑巴扫一眼这阵势,很快明白了事态的端底。她像要急于表述什么,脸色憋得通红,呜里哇啦比画起来,神情急躁里透着诚恳,可惜谁都听不懂。

事情没有圆满解决,糊里糊涂散了。

三个月后,王老太果然出事了。

王老太是夜间从床上一头栽下来的。黑影里的哑巴看到了那可怕的一幕,她折回身拉起丈夫撞开了王老太的屋门。老三给王老太的儿子和120打了电话。王老太的儿女赶回来的时候,哑巴一手托着王老太,一手掐着老人的人中。

王老太在医院抢救三天,最终闭上了双眼。

殡葬王老太那天,身着孝衣的孝子孝女跪在哑巴面前,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哑巴呜里哇啦说了一阵,一院子人没人能听懂她的哑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