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迎宾表演让人们“记住这一天”
全民医保缴费 将于月底截止
我市开展建筑施工 安全生产大检查
母亲河畔春意浓 百花盛开报春来
小山村通上幸福路
郑州骨医专家为芬兰备战 冬奥会队员提供医疗保障
“万户村”迎来新面貌
多功能工具箱 助力城市美容
周六到黄河北岸 赏油菜花吧
郑州市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党工委委员、 管委会副主任成才旺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万户村”迎来新面貌

本报记者 张立 文/图

3月20日上午,新郑市龙湖镇王许村,车水马龙,一片繁忙。村庄紧邻绕城高速与郑尧高速交会地,耕地4500亩,常住人口3800,暂住人员4万,1万多户,人称“万户村”。

“村里几个家族不和,选不出支书,曾是新郑出警最多的村。”聊起过去的王许村,新郑市公安局干部、村第一书记赵龙眉头紧锁。去年8月,新郑市向多个村级组织软弱涣散村派驻第一书记。赵龙被派到王许村。

“当初真不想来。”在乡镇派出所工作20多年的赵龙,年近50岁,面对新岗位,犹豫不决。“组织多次鼓励,不能对不起党。”赵龙到村工作。

“当时,村里工作基本停滞,数月不开会,集体收入为零,村民议论纷纷……”59岁的村支部委员王文明在村工作多年,起初,对刚来的第一书记并不看好,可接连几件事,让他彻底转变。

很快,村两委确立了抓党建、促发展的思路,首先严肃“三会一课”纪律,制定村干部值班制度,设置指纹打卡机,迟到早退,严格处罚。第二,深入推进打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寻衅滋事者。第三,整顿村容村貌,拆除私搭乱建,发展集体经济。

“三把火”一烧,党组织有了凝聚力,村民有了主心骨,龙湖镇党委也予以各种支持。

“村里有条通往大学路的主干道,天天堵车。”今年35岁的王鹏辉在外经商,每周回村看父母时,都得在村口堵上几十分钟。为了解决堵车难题,村两委多次研究,决定拆除主干道两侧违章建筑。

“村干部、党员带头拆,其他村民就没啥说了。”村庄人流密集,违章建筑租金可观,“党员不带头,根本拆不成。”就这样,一个月拆了两条街,2000多米长。此外,为进一步凝聚人心,村里筹资5万元,组建盘古队、秧歌队、戏曲队,今年元宵节荣获新郑市文艺汇演一等奖。就这样,党心民心,逐渐相融。

人心齐,泰山移。前不久,村里在160多亩荒沟上种植大樱桃,发展集体产业,近百名党员齐上阵,连干三天三夜。72岁老党员李铁领累倒,病床上还挂念刚栽下的树苗。支部委员张新五累肿了双腿,继续工作。村小学门前,80岁老党员邱新爱身着志愿者红马甲,义务疏导交通。“俺村党员,都是志愿者。”老人说,党员家门口挂标志牌,每月做5件好事,汇报给支部。

眼下,王许村正计划改善供水、垃圾清运、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谋划物流、电商等产业。“咋发展都离不开党组织,优秀年轻村干部,是重中之重。”赵龙说,村两委已吸纳7名80后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锻炼他们,成就他们。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